近期,据报道,中美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商务部证实将推动暂停的 24% 对等关税展期 90 天。

中美谈完了?特朗普将做出决定,美财长说出实话:中方恐面临3位数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对会谈结果公开表示 “非常好”,称将亲自决定是否批准协议。这番表态延续其一贯谈判风格,既展现对阶段成果的认可,又保留最终否决权。美国媒体分析,他急于将中美协议打造成 “超越拜登的政治遗产”,为 2026 年总统大选积累政绩。2025 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降至 1200 亿美元,较 2020 年峰值下降 65%,但高科技产品顺差占比仅 12%,这让他难以满足。

美财长贝森特在会谈后释放不同信号。他承认谈判 “富有成效”,却强调关税政策最终决定权在特朗普手中。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将中国购买俄伊石油与关税挂钩,警告可能实施更高税率。这番话暴露美方真实意图,即在关税休战框架下,通过附加条件维持对华施压。美国关税政策的波动性已成常态。2025 年 4 月,美方将对华 “对等关税” 从 34% 先后提升至 84% 和 125%;5 月谈判后又降至 30%,其中 24% 进入 90 天缓冲期;如今缓冲期将尽,三位数关税威胁重现。这种反复不仅扰乱企业经营规划,更削弱美国在国际经贸领域的信誉。世界贸易组织曾裁定,美国相关关税措施违反国际规则。

中方在谈判中保持战略定力。针对美方将能源采购政治化的做法,外交部明确表示,中国的能源选择基于自身需求,属主权范围内事务。2024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 1.08 亿吨,占进口总量 19.2%;从伊朗进口 7300 万吨,占 13%。这些贸易是市场行为,任何将其与关税问题捆绑的企图都不合理。

中美谈完了?特朗普将做出决定,美财长说出实话:中方恐面临3位数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中美核心分歧仍未消除。美方虽暂停部分技术出口限制,涉及 320 亿美元高科技产品贸易,但要求中方取消稀土出口配额作为交换。中国稀土加工能力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美国 92% 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供应,2025 年上半年其本土库存已降至 3 个月警戒线。中方明确拒绝这种利益捆绑,强调稀土管制是基于产业链安全的必要措施。

技术领域博弈持续升温。2024 年美国对华技术出口额同比下降 47%,反映技术封锁对双方的损害。特朗普政府近期调整政策,允许英伟达 H20 芯片等产品对华出口,实则是国内军工复合体施压的结果 —— 因稀土短缺,2024 年美国有 57 个军备项目延期,涉及金额 180 亿美元。中国企业则加速自主创新,2025 年上半年芯片研发投入增长 35%,中芯国际 12 纳米制程良率突破 90%。

中美谈完了?特朗普将做出决定,美财长说出实话:中方恐面临3位数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全球产业链正承受政策波动带来的冲击。7 月欧盟对华科技出口许可量环比增长 40%,德国西门子、日本软银等企业纷纷申请恢复合作,显示市场对稳定经贸环境的渴求。美国国内对政策转向的争议同样激烈,民主党提出《技术出口责任法案》,62% 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技术开放只是短期妥协。

90 天缓冲期既是机遇也是考验。中美若能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拓展共识,将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若美方坚持单边施压,三位数关税的实施不仅会重挫双边贸易,更将引发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形式的贸易战都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