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伊朗政坛上演了一场力量交替的戏剧,改革派似乎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随着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成立国防委员会,这一新机构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安全威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内部权力格局的微妙变化。

哈梅内伊大权旁落?伊朗国防委员会成立,改革派迎来千载难逢的机会,已经掌握军权?

国防委员会的回归,仿佛是战火洗礼后的一次重生。在19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伊朗曾依靠这一机制进行有效的军事决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开放的呼声愈发强烈,这个曾经的军事决策中枢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在火药味愈发浓厚的国际局势下,国防委员会又一次被提上了议程。

为何在此时此刻选择重启这一机构?不外乎是过去12天里伊以冲突中露出的短板。伊朗武装力量的捉襟见肘,暴露出指挥体系中的漏洞。例如,国防军与革命卫队之间的缺乏协调、情报传递的滞后,让全体军人都感受到了危机的迫切性。因此,国防委员会的设立可以被视作对这些问题的直接回应,意图通过更加集中的决策机制来弥补现有的不足。

在这场权力游戏中,改革派总统佩泽希齐扬成为了国防委员会的主席,意味着什么?首先,这标志着他在国家安全事务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这无疑是对保守派长期占据军权的有力撼动。

哈梅内伊大权旁落?伊朗国防委员会成立,改革派迎来千载难逢的机会,已经掌握军权?

佩泽希齐扬的上任,可以说是机缘巧合。他在内阁会议上的一番话道出了心声:“与以色列的冲突阐明了伊朗在安全领域存在根本性问题。”很显然,改革派希望借助此次冲突带来的反思,打击保守派的根基,以求在国防领域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这一策略无疑是深思熟虑的,因为历史教训告诉他们,若不能掌握军权,任何改革都可能沦为纸上谈兵。

要知道,自哈梅内伊执政以来,军权一直是他强有力的掌控手段,而改革派却常常被迫在经济和民生问题上苦苦挣扎。他们缺乏实质性的权力,这使得其在外交政策上的声音经常被淹没于保守派的强硬立场之中。

不可忽视的是,哈梅内伊作为伊朗政治的顶梁柱,他的权力仍旧牢牢掌握在核心圈内。虽然国防委员会的成立为改革派开辟了一条通往军权的道路,但哈梅内伊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优势地位。他在关键职位上的人事调整,体现了他对权力平衡的深刻理解。

比如,国防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可能会交给一名保守派的强硬人士,这表明哈梅内伊并未完全放手,而是试图通过提拔保守派人士来维持内部的平衡。即便是佩泽希齐扬在国防事务上的增加的“音量”,也无法撼动哈梅内伊手中坚如磐石的权力基础。

哈梅内伊大权旁落?伊朗国防委员会成立,改革派迎来千载难逢的机会,已经掌握军权?

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伊朗的未来走向充满了悬念。一方面,改革派有机会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逐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甚至在未来的接班人选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另一方面,哈梅内伊正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权力分配维护他的统治稳固。

随着哈梅内伊年事已高,国内外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改革派能否在未来成功实施“权力分享”,或者说,是否能在“集体决策”的新模式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决定了伊朗未来的政治格局。倘若改革派真的能够掌握军权,不仅意味着伊朗内部权力的重新洗牌,也将对未来的外交政策、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