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越坤
2025年A股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当属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自7月9日至8月5日,短短一个月时间,上纬新材的股价从7.78元/股涨至110.48元/股,累计上涨1320.05%,是年内首只“15倍股”;同期,该公司总市值从32亿元上涨至446亿元,涨了14倍。
因为近期频繁出现严重异常波动情形,上纬新材多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但在二级市场上,其仍然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8月5日晚间,上交所发布关于上纬新材相关情况的通报称,近日,上纬新材股价继续大幅波动,部分投资者在交易该股过程中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投资者正常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依规对相关投资者采取了暂停账户交易的自律监管措施。上交所提醒投资者关注风险,审慎参与,合规交易。
值得关注的是,上纬新材的外部流通盘占总股本比例较小。
上纬新材披露,截至2025年8月5日,公司控股股东 SWANCOR IND.CO.,LTD.(Samoa)、公司5%以上股东 Strategic Capital Holding Limited(Samoa)、公司5%以上股东金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金风投控”)合计持有股票占公司A股比例约为85%,其余A股外部流动股占公司A股比例约为15%,占比相对较小。
8月6日,经济观察报记者致电上纬新材证券事务部表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大股东的股份无法进行交易。此次股价的大幅上涨主要受二级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
借壳引发股价“狂欢”
上纬新材的股价暴涨,要从一场尚未完成的“借壳”交易公告说起。
7月8日,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至少收购其63.62%股份。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等。
邓泰华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是通信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专家;现任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
公开资料显示,收购方智元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2025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刷新行业纪录。目前该公司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智元机器人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梯队”选手,在短短两年内完成了从技术研发、制造布局到商业交付的三步走。此次拟收购上纬新材,市场猜测智元机器人可能会将机器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推动上纬新材转型为人形机器人平台化企业。
机器人概念犹如一把火,点燃了上纬新材的行情。
2025年7月9日至8月5日,上纬新材股票交易7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7次触及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情形;该公司已累计发布10次异常波动、严重异常波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提示股票交易风险。
7月25日、8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均公告称已对上纬新材股票进行重点监控。
然而,资金的炒作热情并未因此降温。7月28日,上纬新材成为A股年内首只10倍股;到了8月5日,其股价再度涨停,成为年内首只15倍股。
上述上纬新材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称,相关工作目前仍在推进过程中,建议关注后续公司发布的公告。
警惕游资爆炒风险
面对股价的持续疯涨,上纬新材在8月5日晚间表示,2025年7月9日至8月5日期间,公司股票价格累计涨幅显著高于科创综指、科创50指数、上证综指等相关指数涨幅。公司股票价格自2025年7月9日至8月5日累计上涨1320.05%,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如未来公司股票价格进一步上涨,公司可能再次向上交所申请连续停牌核查,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上纬新材在公告中强调,公司主营业务仍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循环经济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未出现重大变化。目前,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近期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已严重脱离公司目前的基本面情况,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股价暴涨的另一面,是上纬新材上半年业绩增速欠佳。
上纬新材指出,根据公司披露的《上纬新材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0.0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04.1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02%,主要系海外美金应收账款造成的汇兑损失、海外销售运费、佣金及研发检测试验费增加,使净利润较同期减少。
截至8月6日收盘,上纬新材结束了7月9日以来的飙涨行情,跌幅为20%,收于88.38元/股,总市值为356亿元,较前一日市值蒸发了89.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