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外长赵显最新一次对华表态,有点儿纠结: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3日,赵显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称,“我们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中国崛起及其带来的挑战保持着相当高的警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有些棘手”。

赵显是在访问美国期间发表上述言论的。他还称,韩国会与日本、美国合作,同时又必须与中国进行接触,而非“单纯遏制中国”。

由这番“既要又要”“亲中又疏中”的言论,让韩国新政府上台后的对华关系定位进一步明确。然而,长袖未必善舞,韩国自以为的“制衡”妙计,却并不容易实现。

韩国妙计安天下?

赵显 资料图

昂贵的白宫门票

赵显接受采访的时机十分微妙,恰逢美韩双方的“对等”关税协议的落地。

在这份“对等”协议中,韩国被征收15%的关税——这个数字在特朗普签署的一众关税协议中并不算高,仅高于巴西、英国等国10%的最低档位。

而15%的 代价是,韩国还需要答应了一系列附加条件:保证美国不会被征收关税;向美国提供 3500亿美元,用于由美方拥有并控制的投资项目;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或其他能源产品;承诺投资一大笔金额,用于其本国投资目的。

李在明政府将其称为一场外交“胜利”,是 “实用主义”外交路线的成果,只因韩国成功将美国原定的 25%关税通过谈判降低至了15%。

但事实上,谈判结果远没有执政党所说那般理想。有分析称,这份关税协议可能对韩国的主要产业带来深刻的影响,例如,关税协议的落地,会让韩美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失效,这意味着美国将对原本免税的韩国汽车重新开始征税,韩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也将随之下降。

4500亿美元对韩国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据韩国政府去年6月发布的预算案,2025年预算总支出才为677万亿韩元(约合4900亿美元),巨额投资和能源购买,极有可能稀释韩国国内的就业机会。

这些 “外交成果”,都将由韩国的纳税人来买单。而韩国此次 签下如此代价高昂的关税协议,很大程度是为了换取一张白宫门票。

韩国妙计安天下?

7月27日,韩国首尔,民众集会抗议美国关税政策。视觉中国

中山大学国关教授毕颖达在接受 长安街知事(ID:Capitalnews)采访时指出, 韩国政府的“忍让”和“积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近期总统李在明访美、与特朗普进行双边会谈做铺垫,确保其顺利进行。

韩国在谈判中做出妥协的另一原因,是李在明政府很可能认为这次的协议只是一种模糊的意向,具体细节依旧有可谈判的空间和“赖账”的可能——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执政风格,也给这份协议的真正落地打了问号。所以韩方 干脆“签了再说”,“进宫”后再斡旋。

重返美日联盟

除了关税, 这次美韩双边会谈还有一件要事:韩国将向美国“讨一个示下”,请美国为其未来的外交方向定调。

韩国妙计安天下?

李在明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李在明在竞选期间,就表明了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主义外交路线,强调在坚持韩美同盟、韩美日合作机制的同时,与中国、俄罗斯等国也建立友好关系。

韩美同盟的坚固自不用说。冷战时期,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扩张,挑选韩国建立起同盟关系,成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支撑点,被美国用于制衡中国、苏联和朝鲜。韩国在美国的荫庇和支持之下迅速发展,创造了20世纪下半叶的 “汉江奇迹”。可以预见, 在此次关税协议之后,韩国的经济将与美国更深度地绑定,在所谓的“投资”中寻觅发展机会。

而韩国与日本的关系则要复杂得多。殖民时期遗留的慰安妇争议、独岛(日本称竹岛)主权争端等历史芥蒂,始终横亘在两国之间。但这一次, 李在明政府展露了与日本“复合的决心”。

今年6月,李在明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在G7峰会上进行了首脑会谈,双方承诺重启“穿梭外交”,并再次提及巩固美日韩同盟,迈出两国领袖外交的第一步。

7月29日,韩国打破20年来“外长上任后首访美国”的惯例,将首访放在了日本。外长赵显前往日本,与日本外相岩屋毅会谈,上演了一番“外交秀”。

韩国妙计安天下?

6月1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在G7峰会进行双边会晤。视觉中国

“制衡”妙计难走远

所谓实用主义外交路线,就是“什么对我有利,我就争取什么”。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与美日抱团之外,李在明政府显然也无法割舍与中国交好可能带来的经济红利。

于是赵显只能在采访中留下了一番“既要又要”、前后矛盾的言论。既保留中韩缓和的话口,又对美国一表忠心。

但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显然难以让人满意。此前,尹锡悦政府的激进亲美政策引发了广泛争议,民众对其牺牲经济利益换取安全承诺的做法颇为不满。

相比前任总统尹锡悦,李在明曾多次释放对华的温和态度,将中国视为韩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对朝鲜半岛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并表示将努力修复和稳定在尹锡悦时期恶化的两国关系。在对美关系上,李在明虽承认韩美同盟重要性,但反对“无条件亲美”。

毕颖达认为,接下来,美国给韩国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而李在明的能“顶”到什么程度,决定了接下来中韩关系发展的空间。

对韩国而言,重走保守老路、对美国“一边倒”,无疑会让韩国错失许多与其他国家发展合作的机会。为了换取美国的军事保护,就必须在外交政策上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一旦外交遇冷,经济合作自然也会受阻,无异于给韩国半导体、汽车、电子产品销路关门,尹锡悦周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