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应急消防、公安、交通、医疗等多部门全力开展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月8日晚,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新闻发布会。省应急厅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巨鸿文,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潘喆,省气象局副局长陶健红,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尚晓龙,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张生华,榆中县委书记崔峰巍共同介绍受灾情况及应急救援工作。
新闻发布会现场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君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晓君
发布人
省应急厅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 巨鸿文
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潘喆
省气象局副局长 陶健红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尚晓龙
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 张生华
榆中县委书记 崔峰巍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8月7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城关镇、马坡乡、小康营乡、夏官营镇4个乡镇受灾严重,造成10人遇难、33人失联,抢险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推进。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受灾情况及应急救援工作。
首先,我提议,请大家起立,为遇难人员默哀!
默哀毕,请坐下。
下面,我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发布人,他们是省应急厅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巨鸿文同志,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潘喆同志,省气象局副局长陶健红同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尚晓龙同志,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张生华同志,榆中县委书记崔峰巍同志。首先,有请省应急厅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巨鸿文同志通报相关情况。
省应急厅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 巨鸿文
巨鸿文: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省防汛救灾情况的关注和报道。8月7日18时至8日6时,我省榆中县遭短时强降雨天气,引发山洪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8日18时50分,灾害导致10人遇难、33人失联。
此次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确保群众安全度汛。李强总理作出批示,提出要求。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强总理要求,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到现场指导搜救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下面,我向大家通报榆中县此次山洪以及应对工作情况。
关于降雨总体情况
本次强降雨始于8月7日18时,主要集中在榆中县南部地区。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兴隆山,达到220.2毫米,其他地区分别为城关镇156.9毫米、小康营乡105.2毫米、龙泉乡79.3毫米、高崖水库69.2毫米、和平镇69.1毫米、马坡乡63.1毫米。极端强降水天气极为罕见,是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导致山洪暴发,破坏力巨大。
关于灾损情况
强降雨引发山洪,对榆中县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毁。初步统计:受灾区域8个乡镇、485户、2002人受灾,其中5个乡镇遭遇山洪灾害。基础设施方面,道路、供电、通讯等设施受损严重,具体数据仍在核查中。山洪还导致部分农田被淹、房屋损毁。
关于灾害防范和抢险救灾情况
入汛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部署防汛救灾工作,针对多轮强降雨,及时发布预警,启动防汛抗洪应急响应,强化会商研判和指挥调度,层层压实责任,落实落细各项举措。
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开展救援抢险救灾工作,组织应急、公安、交通、消防、电力、通信、医疗等部门投入2700余名救援人员,出动车辆机械980台次,准备应急物资8530件(套),累计转移安置9828人。失联人员搜救、基础设施抢修、群众转移安置等应急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关于下一步重点工作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面动员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失联人员搜救和受灾群众安置等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救援及人员搜寻工作。进一步加大失联人员的搜寻力度,扩大搜寻范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绝不放弃。同时,加强对救援人员的安全保障,确保救援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二是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生活保障。持续安排好安置点群众的生活需求,及时补充生活物资,保障安置点的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就业帮扶和生活救助,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三是持续做好防汛应对。目前还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们将持续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做细做实隐患排查整治。针对这轮强降雨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精准施治,全面抓好各项防汛措施落实。
在此轮强降雨应对中,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指战员、公安干警闻令而动,奋战在救援一线;省市各部门、电力、通讯、交通等单位全力抢修;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市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在此,向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的全体同志表示崇高敬意,向各支援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主持人:
请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潘喆同志通报相关情况。
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潘喆
潘喆:
8月7日18时开始,榆中县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引发山洪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让我们感到特别痛心的是,截至8月8日18时50分,灾害导致10人遇难,33人失联。在此我代表兰州市委市政府,向不幸遇难的人员表示沉痛的哀悼,向他们的亲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下面,我向大家通报抢险救灾相关情况。
一、雨情和灾情情况
(一)降雨总体情况。今年以来,榆中县降雨量299.8毫米,比常年同期多28.3%;特别是7月以来,累计降雨量169.1毫米,比同期大幅增加81.8%。本轮强降雨主要集中在榆中县城及南部区域,截至8月8日上午12时许,兴隆山日累积降雨达到220.2毫米,突破兰州乃至陇中地区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城关156.9毫米、小康营105.2毫米,其余监测站降水量在30-100毫米之间,雨量之大历史罕见,破坏性极大。兴隆河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城关镇、马坡乡、小康营乡、夏官营镇、新营镇5个乡镇发生山洪灾害。
(二)受灾损失情况。城关镇、马坡乡、小康营乡、夏官营镇、新营镇5个乡镇基础设施,在此次山洪灾害中受损严重。道路交通方面,公路损毁102公里,桥梁损毁5座,14个行政村道路阻断。电力设施方面,7条供电线路受损,4条10千伏供电线路断电、3条支线受损,停电影响城关镇、马坡乡、小康营乡等3个乡镇37个村。通信设施方面,114个基站中断,1万多群众通讯被阻断。水务设施方面,人饮工程、河道堤防工程受损严重,影响2.4万人正常饮水。农作物受灾面积3620亩,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3万余人受灾,2540余间房屋受损。
二、抢险救灾情况
入汛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8月7日16时开始,针对本轮强降雨,市县两级及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启动防汛抗洪一级响应,做好会商研判、指挥调度、避险转移等工作,对34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群众提前组织转移1257户4936人。灾害发生后,市委、市政府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市县相关部门联动响应,争分夺秒开展人员搜救工作,妥善做好两村13个社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并对兴隆河、龛谷河下游沿线乡镇村社进行再排查,协调电力、电信等单位,全力抢修供电、通讯线路,组织交运部门快速抢修水毁道路。面对重点受灾区域周边道路中断的巨大困难,组织武警、消防等精干力量,从S104榆中段城关镇峡口、新营镇至马坡乡段村级道路、S104阿干镇三个方向徒步深入受灾最重、交通阻断的马坡乡马莲滩村、旧庄沟村等重点受灾区域,及时开展救援工作。目前,共投入应急、公安、交通、消防、电力、通信、医疗等救援力量2700多人,出动车辆机械980台次,准备应急物资8530件(套),人员搜救、道路抢修还在继续。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全面动员受灾地区党员干部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组织各方力量支援,抓紧恢复受灾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抢抓黄金救援期,充分利用专业装备和专业技术,不放过任何一个受灾区域,全面做好失联人员的信息核查,对马莲滩村、上庄村、白家堡村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搜寻,全力以赴搜救受伤和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及时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对受灾严重的乡镇加大排查力度,加强对受损山体、河道等关键设施和部位的全方位排查,严防各类次生灾害发生,对潜在风险绝不掉以轻心,果断安全、科学高效地转移受威胁群众,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尽快恢复通讯和交通,加快对受降雨影响中断的剩余电网线路和通讯移动网络基站抢修,力争8月10日前恢复电力、通讯。组织道路抢修力量尽快打通榆中县城和马坡乡通往旧庄沟村、马莲滩村受损道路,打通抢险救灾“生命线”。
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加强受灾地区垃圾清理、渠道清淤、环境整治、消杀防疫,确保群众有地方住、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照料好特殊困难群体,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开展遇难人员家属的心理疏导,对外地游客创造便利条件,让他们安全回家。加快灾后应急恢复,重点推进灾区受损道路桥梁、水利堤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推动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持续做好防汛应对,目前我市仍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们将深刻汲取此次山洪灾害教训,持续落实“1263”精细化预警预报要求,开展强降水递进式预报预警,组织好会商研判、预警提示、巡查排查、叫醒叫应、转移避险、值班值守、应急响应,确保各项防汛措施做精准、做细致、做到位。
这次山洪灾害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深刻反思应对本轮强降雨,我们在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方面还有差距,防范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在这次山洪灾害应对过程中,中央驻兰单位迅速参与受灾地区重要基础设施抢修,武警官兵和消防指战员闻令而动,战斗在救援抢险一线,广大市民和志愿者顾大局、讲奉献,积极支持帮助受灾群众,全力配合落实防汛措施。在此,向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的全体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中央驻兰单位、武警部队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再次对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表示感谢!
主持人:
下面,请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记者问答
人民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请介绍一下本轮强降雨的情况,未来几天,还会不会出现类似的强降雨天气?
省气象局副局长 陶健红
陶健红:
受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8月7日17时开始,兰州市榆中县,临夏州东乡县、广河县、康乐县,定西市临洮县的15个气象观测站累积降水量超过100毫米;武威、兰州、临夏、白银、定西、甘南等市州94个气象观测站累积降水量超过50毫米。本轮降水天气过程是今年以来我省第7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
这次榆中县大暴雨天气,降水量较大的地方在榆中县南部的8个乡镇,兴隆山、城关、小康营3个气象观测站突破2002年建站以来日降水极值,其中,兴隆山气象观测站15小时的降雨量达到全年的56%,为榆中县历史罕见,破坏性极大。
榆中县此次强降水过程有以下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兴隆山气象观测站降水7日18时至8日9时持续15小时,累积雨量为220.2毫米,达到榆中县年降水量(382.6毫米)的56%;城关气象观测站降水从7日18时至8日12时持续18小时,累积雨量156.9毫米,达到榆中县年降水量的41%。
二是强降水时段集中,小时雨强大。兴隆山气象观测站从7日18时至8日1时,6个小时均出现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水量36.4毫米,3小时最大降水量93.4毫米,超过了榆中县8月平均降水量(79.2毫米);城关气象观测站有3个小时降水量大于20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43.4毫米,3小时最大降水量82.3毫米。
三是空间分布不均,极端性强。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榆中县城及南部,相邻3个气象观测站超过100毫米,其余气象观测站降水量在30~100毫米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局地性。兴隆山站220.2毫米、城关站156.9毫米以及小康营站105.2毫米,均为3个气象观测站2002年建站以来日最强降水,具有非常强的极端性。
据最新天气预报:
榆中县未来十天以多云天气为主,其中9-10日有分散性阵雨或小雨;12日和14日有阵雨或小雨,最低气温17~20℃,最高气温25~32℃。
8月中下旬,我省仍然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陇东南等地区具有高温高湿气象条件,为暴雨、强对流多发时段。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针对本轮榆中强降雨影响区,请介绍一下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情况,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尚晓龙
尚晓龙:
8月7日20时,我厅向兰州市榆中县在内的7个市州20个区县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8月7日23时30分,8月8日20时,分别针对兰州市榆中等县区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认为因气象因素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风险很高。
兰州市榆中县发生山洪灾害后,我厅立即统筹调度专业力量及厅防治中心专家,迅速抵达灾害现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
截至目前,共派出112名技术人员,携带22架无人机,33辆车辆,13部卫星电话及2台数据处理工作站,针对受灾区域涉及的网崖沟、黄崖沟、旧沟村三个流域开展沟道长度,流域面积,道路及房屋损毁情况应急调查工作,基本查清了有关情况。
8月8日8时20分,我厅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遥感测绘预案,9时30分获取完成了2025年7月高分二号、高分一号、吉林一号数据累计12景,解译完成了0.8米和0.5米三条主要山洪流域解译,11时获取完成了兴隆河流域一带无人机正射和航摄数据,共获取无人照片500余张;至15时20分完成了兴隆河流域航测正射影像图。下午5时50分,获取了马坡乡马莲滩村一带SAR数据,随即开展了灾前灾后对比解译,重点关注受损严重房屋(完成解译图斑35个,圈定疑似受灾严重区域10处)、洪流现状、主要流向以及主要影响范围。
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预计网崖沟、黄崖沟凌晨可完成应急调查工作;旧沟村由于道路中断,调查人员今天暂无法到达受灾现场,我厅将及时完成三个沟道流域的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可能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制定详细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方案,调动全行业力量展开排查工作,全力做好抢险救灾技术支撑服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据我的同事和同行在前方传回的现场信息,抢险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请张队长介绍一下对失联人员的搜救情况和现场救援具体情况。
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 张生华
张生华:
本次灾情发生后,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和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先后调派兰州、白银、定西、临夏、兰州新区、训保6个支队717名消防救援人员,7头搜救犬、16艘舟艇赶赴灾区紧急救援。目前,已累计救出被困群众443人,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此次救援中,根据灾情情况,我们将救援力量分组调派到灾情严重的马坡乡马莲滩村、城关镇兴隆山村、小康营乡窑坡村和甘草店镇开展救援。消防救援人员摸黑前行、冒雨挺进,克服一切困难,8日3时6分,在城关镇、甘草店镇救出被困群众20人;5时20分,在兴隆山村、峡口村救出被困群众23人。10时55分,在城关镇兴隆山村名园酒店救出被困群众291名;13时,在京兰水泥厂救出被困群众83人。
在救援现场,多处道路被洪水阻断、现场电力和网络信号中断,道路泥泞崎岖、灾情极端复杂,消防救援人员调用无人机实时开展空中侦察协助搜索,并借助铲车等大型机械,综合运用舟艇转运、绳索连接、拉梯架桥等,竭尽全力在马莲滩村、旧庄沟村、白家堡村、上庄村等地展开搜救工作,尽一切可能搜救失联人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要求,紧盯灾情警情,强化调度指挥,全面排查搜救失联人员,全力开展抢险救援,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目前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情况如何、生活如何保障?
榆中县委书记 崔峰巍
崔峰巍:
入汛以来,榆中县持续多发强降水天气,尤其是此次强降雨导致5个乡镇发生山洪灾害造成重大损失。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遇难人员表示深切哀悼,向其亲属表示诚挚慰问。
本轮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受灾中心区域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势地形复杂、群众居住分散,加之交通、供电、通讯等大面积瘫痪,降水量达到历史极值,给夜间救援带来了极大困难。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动用一切资源,采用投亲靠友就近转移安置、征用酒店转移安置、设置集中安置点转移安置等方式(征用酒店54个1684间,学校村委会等安置点14个),累计转移安置群众9828人,并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
全面提供基本生活物资保障。根据受灾情况,第一时间调配帐篷、棉被、折叠床等物资3000多套,设立临时安置点,确保受灾群众有安全住所和基本生活用具。已调配供应充足的食物和水等生活必需品,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及时开展医疗救助。组织37辆救护车200余名医护人员赶赴一线,为受伤群众提供救治,在县医院、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储备床位734张,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治和健康检查。
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全力抢修受损的道路、电力、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已完成省道104榆中段清理塌方26处、淤泥2.55万方,受降雨影响停运的7条电网线路已修复2条,中断的67个通讯移动网络基站已修复37个,保障后续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安抚。组织全县2000余名干部,采用县级领导包村、科级干部包社、一般干部包户方式,全覆盖结对帮扶受灾群众,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
这次山洪灾害持续时间长、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大,我们深感沉痛和悲伤。反映出我县在防汛减灾工作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我们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汲取教训,系统完善措施,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与广大群众、社会各界一起打赢这场防汛救灾和重建家园的攻坚战。
主持人:
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甘肃省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尽快恢复受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统筹谋划恢复重建工作。
感谢今天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甘肃发布(ID:gansufa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