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网报道,普政府那边吵吵着要给印度加关税,理由是印度买了太多俄罗斯原油,还转卖出去赚差价。可明眼人都能瞅见,中国买的俄罗斯原油也不少啊,怎么就偏偏盯上印度了?一、美印之间的能源账,越算越乱

特朗普政府放出话来,要对印度的商品加征最高500%的惩罚性关税,嘴里喊着的理由是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原油,还转卖获利,这是在“变相资助俄罗斯战争机器”。这话听着挺唬人,但细究起来就有不少疑问。

美国拿印度杀鸡儆猴!特朗普被当场质问:中国也买俄罗斯原油,为什么只有印度被制裁?

要知道,自2022年以来,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确实涨得厉害,从日均不足10万桶飙升到了215万桶,占其进口总量的40%以上。而且印度把这些原油精炼之后转卖到欧洲,确实赚了不少差价。可美国就抓住这一点不放,说什么也得让印度停手。

面对美国的施压,印度这边也没怂。印度外交部直接拿出欧盟的数据反击,说2024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商品总额都达到675亿欧元了,光液化天然气就有1650万吨。还不忘提一嘴,美国自己27%的核电站浓缩铀、电动车需要的钯金,还得靠俄罗斯供应呢。

印度觉得自己挺冤的,买俄油是为了稳定国内能源价格,抑制通胀,再说了,之前美国还鼓励过他们“分流俄油以稳定全球市场”呢。莫迪政府也放话了,国家利益得放第一位,不能把能源合作和政治搅和在一起,言外之意就是美国这是搞双重标准。

二、中美印这三角关系,藏着制裁的猫腻

为啥中国买了那么多俄罗斯原油,美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这里面的门道,还得从中美之间的实力较量说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俄罗斯早就有长期稳定的能源合作机制。2024年中国进口俄油就达到1.08亿吨,占进口总量的19.6%。但关键是,中国手里有不少谈判的筹码。就拿2025年中美“对等关税”博弈来说,美国加了125%的关税,中国硬是顶住了,还通过稀土出口管制等手段,让美国最后不得不妥协。

美国心里跟明镜似的,要是真制裁中国的能源进口,全球油价肯定得乱套,到时候美国自己的通胀也得跟着加剧,那可不划算。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务实默许”比较好。

那印度为啥就成了那个“倒霉蛋”呢?其实之前美国还想拉拢印度,借着“印太战略”让印度帮着制衡中国,所以对于印度低价买俄油这事儿也就默许了,想着能换点地缘上的合作。

可慢慢的,美国发现不对劲。印度在南海问题、俄乌冲突上总是“灵活应对”,根本没法成为遏制中国的“忠诚盟友”。更让美国不爽的是,印度不肯为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还一直和俄罗斯保持着军事合作,毕竟印度60%的武器都得靠俄罗斯。特朗普政府觉得,印度这是既想占便宜又不配合,心里的火气自然就上来了。

再加上印度转卖俄油还抢占了美国的市场,从之前的“制衡工具”变成了“利益竞争者”,美国觉得是时候敲打敲打了,关税制裁就成了“杀鸡儆猴”的手段。

三、能源背后的政治算计,影响可不一般

美国盯着印度不放,核心目的其实是想切断俄罗斯的能源收入。虽然俄罗斯对印度的石油出口只占总营收的15%,但印度可是俄油的第二大买家,仅次于中国。印度把俄油转卖到欧洲,相当于间接帮俄罗斯维持了外汇收入,这对于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打持久战可是有帮助的。

美国拿印度杀鸡儆猴!特朗普被当场质问:中国也买俄罗斯原油,为什么只有印度被制裁?

特朗普政府觉得,只要能逼着印度这些“中间买家”放弃俄油,再配合欧盟的禁运措施,就能把俄罗斯的经济孤立起来。可他们没多想,全球能源市场盘子大着呢,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正忙着填补俄油留下的空缺,这么一制裁,说不定反而把国际油价推高了,最后美国自己的经济也得受影响。

而且美国这种选择性制裁,把他的“霸权逻辑”暴露得明明白白。盟友比如欧盟,就能有限度地买俄油来稳定自己的能源供应,可像印度这种“非盟友”,就得被严格管控。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美元在结算体系和能源定价上的霸权地位。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不按美国的剧本走。印度开始推动用卢比来结算俄油,中国也在深化“贷款换石油”的协议,这些都在慢慢削弱美元在能源定价上的地位。特朗普政府这波激进操作,反而加速了“去美元化”,还给中俄印的能源合作创造了机会。

四、印度该怎么破局?左右为难中找平衡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印度也得好好算算账。被加税的纺织品、农产品,只占对美出口的20%,像手机、IT服务这些核心产业还没受影响,所以短期内经济受到的冲击还能控制住。

在能源方面,印度也在想办法。他们正和沙特、阿联酋商量着多进口点石油,同时也在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布局。但说实在的,短期内印度很难不依赖俄油,毕竟俄油占了炼油原料的40%。莫迪政府也明确说了,“能源安全高于地缘政治”,看样子是不会因为美国施压就放弃和俄罗斯的长期石油合同。

政治上,印度也在调整策略,不再想着“选边站”,而是搞“多极外交”。一方面,他们加快和法国、日本的军事合作,多买点“阵风”战机,推进本土武器项目,想减少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主动向中国释放善意,说要“共同应对美国霸权”。

2025年8月的时候,莫迪政府就公开表示“支持多边主义”,还和中国就金砖扩员、上合组织合作这些事儿进行了磋商。这一系列操作,都说明印度想走“战略自主”的路子,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找到一条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道儿。

美国拿印度杀鸡儆猴!特朗普被当场质问:中国也买俄罗斯原油,为什么只有印度被制裁?

说到底,特朗普这一问,揭开了国际政治和能源博弈的层层面纱。里面有利益的纠葛,有实力的较量,还有各国为了自身发展的算计。至于后续会怎么发展,还得接着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