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经不起的就是“等”
最近,有这样一段话,使无数网友共情:
“所谓朝花夕拾,它的意思是,人到中年再去买18岁想买的东西,去20岁想去的地方,那种心境和感受早已不复当年。世上从无那么多来日方长,更多的是世事无常。许多时候,我们都输在一个‘等’字上面——等不忙,等下次,等将来,等有条件,等万事俱备……可多数等待,都只能等来遗憾。”
01
以为时光慷慨,却无来日方长
细想起来,“等”其实藏在我们太多日常里:等忙完这阵子就陪父母好好吃顿饭,等手头的事告一段落就约老朋友见一面,等天气再好些就去赴那场搁置了半年的旅行,甚至等心情再明朗点,才肯对在意的人说句软话。
我们默认时光是慷慨的馈赠者,像个永远敞着门的储物间,把那些“心之所愿” 暂且放进去,以为回头需要时总能轻易取出来。我们笃定来日方长,觉得重要的人会一直在原地,想做的事总有补全的机会。
可现实往往是,等你终于腾出手,父母的苍老也甚于从前,许多丰盛的餐食身体已不允许过多享用;等你想起那句问候,朋友却在各自的生活里走散,对话框还停留在去年的寒暄;等你凑够了“合适”的时机,当初想赴的那场旅行,要么没有了同行的人,要么失去了曾经出发的心情。
那些被“以后再说”耽搁的事,那些被“等一等”搁置的人,就像指间的沙,在一次次“不急”的拖延里,悄无声息地漏成了再也抓不住的过往。
原来,“等”从来不是缓冲,而是最隐蔽的错过。
02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每次念起这句诗,心中都感慨无限——那年秋深,桂子落得满身都是,和同伴蹲在巷口分食一块桂花糕,酒是偷拿家里的米酒,混着晚风喝得脸颊发烫,笑说“等明年桂花开,咱们要扛着酒坛去游湖”。
这多么像我们每个人都许过的浪漫之约。
少不更事时,觉得“明年”是件轻易的事,“再见”是很快就能见。直到后来,真的提着装满故事的酒,去了湖边,花开得比往年更盛,身边却不见当年一起嬉闹、无所不谈的人。再好的酒,此刻也有了说不出的苦涩。原来那句“终不似”里,藏着千金难换的时光。
有些事一旦过去,就再难寻“合适”的感觉。古人造字时,早已看透“等”字其中的玄机。你看,“等”字从竹从寺,仿佛是庙宇里的竹签,签上写着“来日方长”,背面却刻着“世事无常”。日子是变幻的,流动的,从不为谁停驻,我们唯一能握住的,唯有眼下。
03
人生三万天,快意趁今朝
所有美好的憧憬,最经不起的就是“等”。想要做,就得趁此刻:趁心头那点热乎劲儿还没被杂乱的念头浇凉,趁当下的心境还没被犹豫磨出毛边,趁你偏爱的人还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微妙的珍贵,本就藏在“刚好”里:
刚好有这份冲动,刚好身边有这个人,刚好此刻就能抬脚去做。这些刚好,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绝版的馈赠,我们要倾尽心力对待,因为眼下这一刻,此生不会再有第二次。
就像少年时的爱恋,要趁月光正好大胆表白;就像心中的梦想,要趁热血未冷即刻启程;就像山间的溪流,从不等堤坝筑成,它只向着星辰大海的方向,一路踏歌。
不必备齐所有条件,不必等待最佳时机。人生三万天,幸福散落于我们用心把握当下的每一天。
文|央视新闻《夜读》
图|LOST7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