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布丁
最近有个事,在网上吵得很凶。
说的是河南郑州一家餐馆内,一名女子带着好几个孩子来吃饭,只点了一碗面。她利用店家的“免费续面”服务,续了两次面,第三次要求续面时遭到拒绝。女子反手在平台上写了差评,店家找上去要求删评,双方由此爆发争吵。
不过,事后据媒体采访,事情和网传略有出入。首先不是女子“一拖五”,而是3名成年人和4名小孩;他们也不是只点了一碗面,7人点了一碗饸烙面、一份涮毛肚、两个凉菜和一份团购的羊肉串,总计消费70多元。
店家要求删评遭拒后,把监控视频发到了网上。引发舆论热议后,顾客以侵犯肖像权为由要求下架视频并报警。警方介入后,双方一开始未能达成和解。在引发舆论关注后,8月15日,店家霍先生表示双方已经达成和解,顾客已将平台上的差评删除。他说,“以后如果是一人点一碗面,照样还是无限续面,管饱。花多少钱跟点几碗面是两码事儿。”
事就是这么个事,缘由非常简单,却引发很大的争议。即便当事双方和解,争议也未平息。网上大部分人站店家,指责女子一行人无底线薅店家的羊毛,遭拒后竟给店家写差评;也有部分人认为顾客是不厚道,但店家规则不清楚,又没说只能免费续面两次,格局有点小了。
平心而论,虽说没有网传“一碗面管饱一家人”那么夸张,几个人共吃一碗面,还多次要求续面,确实有点过分。一碗面不过13块,免费续的两次面,差不多能顶一碗面了,第三次还要续面,换做其他店家,怕也是要挂脸的。
店家说,餐馆的原则是“一人一碗面,免费续面管饱”,针对的是“一人一碗”的个体消费。如果他在店铺显著位置说明这个原则,或者在顾客点餐时明确告知,顾客还要求多次续面,那就不是啥误会,而是摆明了要占店家的便宜。
这事估计会给不少商家造成冲击。我们公司楼下有一家粉店和一家面馆,都特别强调了可以“免费续面(粉)”。但我在点餐小程序上,或者店内目光所及之处,都没看到有说免费续面只限于“一人一碗”。新闻中的店家也说要重新调整免费续面规则,以后大人带孩子点一碗面,续面要付费。
店家这么调整是“吃一堑长一智”,但仍有不少人唏嘘,认为这一家人打破了长久以来店家和顾客之间建立起来的默契,伤害了商家的善意,让冰冷的规则取代了人情味。
视频截图
这让我想起,之前和媳妇去日本玩,有次去一家烧肉店,发现套餐比较实惠,就想点一份套餐,额外点点别的。在国内餐馆,很多人都这么点。但我们点餐时被告知,两个人及以上点套餐的话,必须每个人都点一份套餐。然后我们才注意到,菜单顶部确实有明确说明这一规则,我们当时光顾着看菜品,完全没注意到。
还有一回,我们去一家汉堡店,发现菜单上有文字提醒,如果多人点餐包含饮料的话,饮料只能一个人喝,不能分享。
站在旁人立场,日本餐厅的这些规矩,似乎有点死板,没啥人情味。可从店家角度看,规则越清晰,越能减少纠纷,也越能保护自身利益——我推出套餐是让一个人能以相对实惠的价格吃饱吃好,如果几个人分食一份套餐,我还怎么赚钱?
当然,某些时候规则再明确,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就像争议中的免费续面,包括店家在内的大部分人,应该都能理解它针对的是单个顾客。而且即便后续店家把规则进一步明确,也很难堵住所有“漏洞”。
比如,如果有顾客续完面后,说自己吃不完了,为了避免浪费,给同行人吃。这算不算违反“一人一碗”原则呢?
但我觉得,这毕竟是极个别案例,大多数人还是有道德感的,俗称“要脸”。就像多年前,有些人去海底捞点很少的东西,然后疯狂蹭免费的水果、凉菜等,还把“攻略”发到网上炫耀。遭到谴责后,这两年好像很少听闻了。
说回在日本那家汉堡店,我媳妇点了杯饮料,觉得口感不好没喝完。临走时我真的很想喝两口,最后还是忍住了。规矩就是规矩,出门在外咱代表的不只是自己形象,万一被店家指责起来,咱丢不起这个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