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

在深工作的27岁户外爱好者蔡磊

独自踏入大鹏半岛

国家地质公园密林深处

与外界失联

目前,16支救援队上百名搜救队员

正穿透密林与海岸线

在望郎归区域展开搜寻

深圳一27岁驴友失联,已超72小时!独自踏入密林深处,曾拍照发给女友

家属发布的紧急寻人贴

登顶后失去音讯

百人搜救队海陆空开展搜寻

8月10日下午,蔡磊如往常一样整理行装,独自进入大鹏半岛国家公园。家人介绍,他平时喜欢爬山,此次选择的望郎归路线对他而言应是一次寻常挑战。16时30分左右,他成功登顶望郎归,壮阔的山海风光尽收眼底。兴奋之余,他将眼前美景定格,用手机将照片传给了女友,这也成为他至今留给外界最后一条信息。

在此之后,蔡磊的消息突然中断,电话持续陷入“无人接听”或“无法接通”的状态。

11日,当蔡磊未能如期出现在工作岗位,同事们联系了其家属,并在随后报警。警方在查询森林监控视频后拼凑出最后线索,10日18时,蔡磊的身影疑似曾出现在某段崎岖的海岸线区域,身着绿色防晒衣、黑色长裤、白色板鞋,背负黑色双肩包。

深圳一27岁驴友失联,已超72小时!独自踏入密林深处,曾拍照发给女友

截至13日晚,大鹏新区应急部门累计投入超过100人搜救力量,组建16支搜寻小队,连日进行拉网式排查。但随着72小时黄金救援期的流逝,搜寻始终无果。

深圳一27岁驴友失联,已超72小时!独自踏入密林深处,曾拍照发给女友

大鹏半岛望郎归片区卫星地图

穿越线单程约5小时

单人穿越风险倍增

蔡磊的失联,再次将夏季户外活动的风险暴露。夏季本是亲近自然的黄金期,却也潜藏着诸多致命隐患。

“高温高湿极易导致体力透支、中暑甚至热射病,削弱判断力与行动能力。”

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退役军人红星应急救援突击队相关负责人指出,夏季户外风险倍增,而深圳夏季频发的短时强降雨更具破坏性,能在几分钟内让稳固山路变得湿滑泥泞,甚至触发落石、小滑坡或改变地貌,这种情况极易让徒步者受伤。

此外,暑季疯长的草木不仅完全遮蔽小径,大大增加迷路风险,高温还使得毒蛇、毒蜂、蜱虫等异常活跃,叮咬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受困或受伤情况下,若无法及时进行专业急救处理,后果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据介绍,普通手机在深山中常成“砖头”,求救信号发不出去,定位也极其困难。即使像蔡磊这样有一定经验的人,面对这种突发自然力,也极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尤其是在受困或受伤情况下,若无法及时进行专业急救处理,后果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他借此再次呼吁户外爱好者务必敬畏自然,行前做足准备。

在跟随救援队现场返回的路上,读特记者遇到返回大路的徒步者团队,据其介绍,他们走完这段科考线全程大约用了5小时,而且最后的下山路径异常陡峭险峻,“有些路段像山洪冲刷后形成的溪谷小道,有很多碎石与松软泥土,不小心的话很容易滑倒。”除路况复杂的情况外,该路线对体力的消耗大,对物资的准备要求也高,在徒步过程中他们随身携带的几瓶矿泉水早已喝完。登山者临走时表示愿意从救援队处再购买一些矿泉水。

截至发稿,大鹏半岛国家公园的搜寻仍在持续。

专家提示

敬畏自然,提前做好准备

每一次失联事件,都是对户外安全意识的沉重叩问。大鹏新区相关专家与资深救援队员反复强调,规避风险,重在预防与充分准备。

首要原则就是绝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或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这些地方往往地形复杂、通讯断绝、救援困难。出行前务必详细研究路线,了解路况、距离、预计耗时及潜在风险点,并将行程计划告知家人或朋友,明确返回时间。

携带充足物资至关重要,包括远多于预计需求的水和高能量食物、备用电源、急救包等。即使是短途行程,也应做好过夜应急准备。选择透气、快干的长袖衣裤,穿专业防滑登山鞋。

同时,密切关注天气预报,警惕午后雷雨。一旦天气突变或感觉体力不支、有迷路迹象,应立即原路返回或寻找安全地点等待,切忌心存侥幸强行穿越。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认识到个体在荒野力量前的渺小,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