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一个国家为了讨好另一个国家,竟然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最大贸易市场拱手让人。最近加拿大就干了这么件糊涂事——为了给美国递投名状,反手就对中国商品加征天价关税,结果呢?中国商务部一天之内连甩三张"罚单",直接把加拿大的经济软肋捏得死死的。这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戏码,背后藏着太多值得说道的门道。
事情得从加拿大那波迷惑操作说起。去年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和钢铝产品动手时,加拿大跑得比谁都快,紧跟着就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钢铁和铝也加了25%。今年6月加拿大总理卡尼明明承诺要纠正对华错误政策,转头就在美加谈判不顺时再次加码,给中国钢材又加了25%关税,理由居然是"防止中国向加拿大倾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拿中国利益当贡品,想换美国高抬贵手。
可加拿大似乎忘了,中国可是他们家不少宝贝的最大买主。就说油菜籽吧,加拿大一半以上的油菜籽都得靠中国市场消化,去年光这一项对华出口就快260亿人民币。还有卤化丁基橡胶、豌豆淀粉这些产品,中国市场的分量都不轻。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非要去凑美国的热闹,这算盘打得,怕是连自家农民都听不下去了。
面对这种不讲道理的操作,中国这边自然不能坐视不理。8月12日那天,商务部一口气放出三个大招: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保证金,对卤化丁基橡胶也收保证金,还启动了对豌豆淀粉的反倾销调查。懂行的都知道,75.8%的保证金几乎等于把加拿大油菜籽关在中国市场门外。有加拿大业内人士都直言,这一下怕是要砸了不少人的饭碗。
有意思的是,加拿大费尽心机讨好美国,换来的却是"热脸贴冷屁股"。8月初特朗普政府刚把加拿大输美产品的关税涨到35%,要知道美国可是加拿大油菜籽和豌豆的第一大市场。这边刚帮着美国对付中国,那边就被美国抄了后路,这滋味估计不好受。难怪有人说,加拿大这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一边是中国的反制,一边是美国的翻脸不认人,中间还有国内农民的怨声载道。
可能有人会问,中国这么做是不是太强硬了?但你看看加拿大的所作所为,就知道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100%关税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强硬"二字?再说了,中国的反制都是按规矩来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对外贸易法》一步步调查,公开透明,跟美国那种说加税就加税的霸道作风完全不是一回事。
其实这事儿背后,藏着更深远的意义。最近美国在全球到处挥舞关税大棒,对欧盟加15%,对印度加50%,对巴西加40%,不少国家迫于压力只能跟着美国跑。中国这次拿加拿大开刀,就是要明确告诉所有人:想靠牺牲中国利益讨好美国?没门!谁要是敢这么干,就得付出代价。
加拿大现在的处境,说白了就是自找的。放着中加贸易的坦途不走,非要去走美国搭的独木桥,结果桥还没过去就掉水里了。中国这边呢,早就找好了替代市场,比如刚和澳大利亚恢复了停了五年的油菜籽贸易,少了加拿大的供应,根本不慌。可加拿大想再找个像中国这样的大买家,怕是难如登天了。
说到底,国际贸易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不是谁给谁当跟班。加拿大要是还不清醒,继续抱着美国的大腿不放,那接下来的苦头恐怕还多着呢。毕竟这世界上,没有谁是天生该被欺负的,也没有谁能靠牺牲别人利益长久立足。中国这次亮出的罚单,既是给加拿大的教训,也是给所有想跟风美国的国家提个醒:别打错了算盘,牺牲中国利益的代价,你们付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