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拿大一直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一个尴尬而重要的角色。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加拿大似乎陷入了一种脱离理性的外交策略,以至于现在不得不为自己的短视付出惨痛代价。

加拿大总理卡尼突然出台的钢铁关税配额措施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弹。这一政策限制了中国钢铁的进口量,而对于那些“沾染”上中国成分的钢铁,甚至还要加征25%的关税。看似这样简单的政策,实际上却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让本就脆弱的中加关系进一步恶化。

加拿大自食苦果,全球160多个国家收到中方通知,加拿大政府后悔也来不及了

紧接着,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加拿大的油菜籽需征收75.8%的保证金,这一下直接把加拿大农场主逼到了绝境。可以说,过去的友谊在瞬间化为乌有,加拿大试图通过对华施加压力来维护与美国的良好关系,结果却是一场空。

如果回顾过去几年,加拿大在国际事务中的一系列举动,仿佛在不断表明一个信号:它正在追随美国的步伐,从而甘愿成为美国的马前卒。无论是炒作“中国威胁”,还是派遣军舰进入台海,甚至非法逮捕华为高管孟晚舟,加拿大政府的这些动作无疑是在向美国递交忠诚书。

特朗普上任后,加拿大原以为可以得到“保护”,然而现实却是被迫承担更大的贸易压力。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顺差曾高达1023亿美元,但随着美国针对加拿大的钢铝产品、汽车等加征关税,这一顺差正在迅速缩小。如今再加上中国的“回击”,加拿大的经济面临着双重的压力。很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还能如何自处。

加拿大自食苦果,全球160多个国家收到中方通知,加拿大政府后悔也来不及了

尽管总理卡尼曾声称要“结束美加深度联结时代”,并打算取而代之,但其行动却显得过于软弱无力。在与美国的关系处理中,加拿大没有有效地寻求平衡,反而不断加码对中国的制裁。这种矛盾的外交政策不仅暴露了其自身的问题,也让人们质疑卡尼执政团队的智商。

对于这么一个以资源丰富而闻名的国家来说,本应更加灵活地处理与各国的关系,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互依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然而,加拿大的外交却走入了一种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要么跟随美国,要么遭受惩罚。这样的策略只能让他们在大国博弈中成为一个可悲的小棋子。

随着中加关系的持续恶化,加拿大不仅要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还要承受来自中国的重拳反击。这样的双重夹击,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经济上的困境,更是政治上的尴尬。看似聪明的短期利益是否值得,以至于最终却可能失去长远的合作机会?

加拿大自食苦果,全球160多个国家收到中方通知,加拿大政府后悔也来不及了

经过这一系列的封杀,中国早已不会再那么轻易地向加拿大示好。过去一年中,中国曾给加拿大机会,诸如大量进口加拿大石油以缓解其因美国制裁带来的压力,但这些机会并未被珍惜,如今后悔已然为时已晚。

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加拿大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是时候停止追随美国的步伐,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大国博弈不是儿戏,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相对先进经济体系的国家,加拿大完全有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中立立场。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沦为他国的棋子,而是将自己塑造成可以在全球舞台上游刃有余的关键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