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清峣

近日,网上出现关于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的失联传言,引发广泛关注。8月17日,有媒体从范曾一位亲近友人处获悉,范曾目前一切安好,正在闭门写书,“他本人感谢大家的关心”。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何生廷提醒,老人失联时家属应立即报警,切勿受“失踪 24 小时以上”误区影响,以免错过寻回黄金时段;若老人财产出现异常转移,需先甄别合法性,针对非法转移行为,老人或近亲属可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权。

画家范曾报平安,回应称正在闭门写书,此前女儿称其“失联”被继母带走|鱼眼·热点

女儿称父亲被继母带走,范曾回应正在闭门写书

8月16日下午,书画大师范曾亲生女儿范晓蕙认证账号发帖称:7月5日,范曾生日派对之后,她一直在外。其间,其仍能与父亲通过微信留言联系。她被告知,继母徐萌因身体不好需要治疗,因此父亲暂时离家到医院陪护。此后,她电话联系父亲,对方手机都是关机状态。其给继母徐萌发微信询问父亲下落,并未得到答复。

范晓蕙回到父亲范曾原本居住的碧水庄园查看,发现房门已经贴上封条。“员工们告知,7月13日,父亲被徐萌带走。”她称,一些知情较多的员工被徐萌以重金悉数辞退。在徐萌带父亲离家之前,父亲早年库存的大量书画作品、古玩收藏被运走。员工们并不知道这些书画作品、古玩被运往了何处,吓得不敢发声。

据天眼查APP信息,范曾是北京范曾艺术品有限公司股东之一,持股1%。抖音账号“范曾艺术品有限公司”则在8月17日上午开启直播,地点为范曾书房,兜售范曾书画。弹幕中大量网友追问范曾失联消息,主播称“不信谣不传谣”。

8月16日深夜,与范曾继子同名的小红书ID“范一夫”的账号发布了三张范曾看展的照片,配文“老爷子来看画展”,发文地点显示为法国,被外界视为对近日有关范曾传闻的一种回应。比对“范一夫”账号发布信息得知,图中范曾所看的展览,正是在北京市东城区陶然天美术馆进行的“道法自然——范一夫山水画展”。展览时间为今年7月29日至10月28日。

8月17日,北京昌平警方回应媒体称,辖区派出所表示并未接到范曾家人的报警。

8月17日,有媒体从范曾一位亲近友人处获悉,范曾目前一切安好,正在闭门写书,“他本人感谢大家的关心”。

资料显示,范曾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学者,兼通诗书画与文史哲,其作品在艺术市场上屡创高价。他曾任多所高校教授和名誉教授。2021年,其前妻楠莉去世。2024年,范曾宣布与比其小50岁的徐萌登记结婚。

律师:老人失联应立即报警,财产异常转移可追责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何生廷指出,在现实生活中,老人失踪或失联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老人、小孩的失踪、失联,家属应该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或前往就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耽误寻回的黄金时段,也不要局限于所谓的“失踪24小时以上”的误区。原因在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下降,走失期间可能面临多种危险,“在外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这种情况下早报警就能早一步展开搜寻。”

若是家属担忧的财产突然被转移或处置,何生廷解释,首先应收集相关证据,甄别财产转移是否合法。如果老人意识清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那么将财产赠与他人、进行合法投资等转移处置行为,属于正常行使财产处分权,受法律保护。

若老人因年老或疾病处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状态,他人擅自转移财产,则可能侵犯老人的财产权益,甚至可能影响老人生活保障,并可能损害其他继承人的利益。

在此情况下,老人或近亲属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维权。若财产转移系无权处分、欺诈、胁迫或老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时发生,近亲属可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请求判决财产转移行为自始无效。若转移行为存在显失公平,还可以提起撤销权诉讼。此外,监护人恶意转移被监护人的财产,近亲属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其监护资格,确认新的监护人。

此外,若近亲属发现他人的转移行为涉嫌犯罪,同时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关于监护与探视权的分配,何生廷表示,《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应由监护人代为行使民事权利,保护其人身和财产权利。监护顺位方面,配偶排在第一位,其次为父母、子女。“也就是说,当老人因认知能力下降、行动不便而丧失部分行为能力时,配偶在监护顺序上优先于子女。”

同时,老人也可自主签署协议,与其信任的人协商一致,请其作为自己的监护人,待老人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其履行监护职责。

在探视方面,如果老人的配偶作为监护人,不得滥用监护权损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不能无故阻止子女行使探望权。但是成年子女探望权也是有限制的,需要以有利于老人的最佳利益为原则,同时要充分尊重老人的意见,考虑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居住情况等条件。”

编辑:杨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