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过期药品都会第一时间处理。”近日,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某村卫生室负责人在检察机关回访时郑重承诺。这一转变源于一次公益诉讼监督行动,6.5万元罚款、27起案件查处、全区862家药械单位排查……数据背后,是检察机关与市场监管部门联手为百姓用药安全筑起“防火墙”,守护百姓“药箱子”安全。
一盒过期泡腾颗粒牵出关键线索
2025年6月12日,七星关区人民检察院在日常履职中发现一条关键线索:长春堡镇某村卫生室货架上,摆放着过期的对乙酰氨基酚泡腾颗粒剂等药品。“这类常用药如果被患者误服,不仅延误治疗,还可能直接危害健康。”承办检察官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卫生室查出的过期药品。
经调查,该卫生室存在违规销售过期药品行为,侵害了不特定消费者权益,可能引发群体性用药风险。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过期药品必须按劣药论处,严禁流通。检察机关随即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对涉事卫生室立即查处; 对全区药店、诊所、医院展开“拉网式”排查;重点加强偏远乡镇药品监管盲区整治。
执法组合拳强监管
收到检察机关建议后,七星关区市场监管局24小时内组建专项小组,现场查扣涉事卫生室全部过期药品,并开出罚单:没收全部过期药品;罚款6.5万元;将该卫生室纳入“重点监管名单”。
七星关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行动以“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为原则,同步启动全区药品安全检查攻坚。
检察与市场监管人员联合检查药品安全。
本次检查覆盖862家单位,包括211家药店、40个疫苗接种点、511家医疗机构。查处案件27起,包括药品案件12起、罚款20.65万元,医疗器械类15起、罚款7.2万元。曝光典型案例,公示违法商户名单,形成强力震慑。
"防未病"长效机制上线
“药品安全是民生底线,公益诉讼就是要做群众用药的‘守门人’。”七星关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采取措施巩固成果,包括深化“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行动,对校园周边、城乡接合部药店开展“回头看”;搭建智慧监管平台,与市场监管部门共享药品效期预警数据;开通群众举报绿色通,鼓励“随手拍”举报过期药品线索。如果市民发现身边有销售过期药品行为,可拨打12315或通过检察12309举报。
记者手记
一盒小小的过期药,藏着危害健康的大风险。毕节通过“检察监督+行政执法”协同治理,利用公益诉讼激活基层药品监管“末梢神经”。这场专项整治证明:守护“药箱子”安全,需要法律利剑高悬,更需要你我共同监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华
实习生 龙梓丽
编辑 涂涌
二审 肖慧
三审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