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8月19日讯(记者 代紫庭)2025年上半年,鸡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白羽肉鸡市场均价预估值为3.52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96%。

在此背景下,行业普遍承压,多家企业业绩也预期收窄。

然而,最新发布的圣农发展(002299.SZ)半年报却逆势狂飙,归母净利润增长近8倍。

在震荡的鸡价周期中,为什么圣农发展能保持加速“航行”?当市价拉升后,其背后的养殖行业又会产生哪些变化?

营收微增,净利润狂飙

8月17日,白羽肉鸡龙头圣农发展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56亿元,同比增长0.22%;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1.93%;扣非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305.44%。

此外,公司期内毛利率达11.97%,同比提升2.73%;净利率表现同样亮眼,达到10.39%,同比增加9.42%。

从财报表现不难看出,公司上半年营收微增,但展现出不错的盈利能力。

圣农方面解释称,业绩增长得益于C端渠道的强劲表现与种源优势带来的成本下降。

报告期内,圣农零售渠道收入同比大增超30%,出口及餐饮渠道同步增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其自有种源“901+”性能提升及内部使用比例增加,推动综合造肉成本同比降低超10%。

公开资料显示,圣农发展是一家集饲料加工、原种育种、祖代与父母代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与销售、熟食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肉鸡饲养加工企业。公司主营鸡肉及深加工肉制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餐饮、食品工业、流通、零售及副品加工等领域。

今年上半年,圣农还完成了对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太阳谷的100%控股,为其在生产端,尤其是鸡肉产品的规模产量及深加工处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增量。

据了解,太阳谷拥有集饲料生产、种鸡繁育、肉鸡养殖到屠宰加工及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白羽肉鸡产业链,年肉鸡产能达6500万羽,食品加工能力9万吨。

在2025年4月举行的一季度业绩交流会上,圣农发展管理层透露,旗下太阳谷公司2024年白羽鸡出栏规模较2023年提升约30%,同时通过精益生产管理,实现综合造肉及加工成本优化幅度达15%-20%,推动该子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有接近企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蓝鲸新闻记者,在完成对太阳谷的全资收购后,圣农已经在肉鸡的全产业链条里打造了一个可以“自力更生”的生态闭环。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圣农依托全产业链布局,在成本管控方面建立了显著优势。尤为关键的是,当行业遭遇鸡价下行周期时,其上游种鸡与饲料业务的稳健利润,能有效对冲下游屠宰环节的价格波动风险。

产业低迷,企业表现分化

在鸡价剧烈波动的市场周期中,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至关重要。这一点在白羽肉鸡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肉鸡市场的主要品类,其上半年价格走势呈“V型”剧烈震荡,犹如“过山车”一般。

广发证券基于Wind数据的统计显示,整个2025年上半年,白羽鸡鸡苗价格最低降至1.73元/羽,较年初降幅18.78%;毛鸡价格更是触及近五年最低点,降至2.79元/斤,较年初降幅24.39%。

价格的持续深度下跌,使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并趋于严峻。

据央视财经报道,一位养殖基地管理员向记者表示,整个7月白羽鸡行业深度亏损,一些种禽厂为减少损失,采取抽毛蛋、提前淘汰种鸡等一些极端措施,缓解过剩压力。

茂源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建告诉蓝鲸记者,白羽鸡价格的下降与上涨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关系,目前整个市场供大于求,“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买肉鸡的人更少了。”

种种被动收缩产能的自救行为,正是行业整体低迷的直观体现。

这种供需失衡的压力也已直接传导至企业端,即便头部养殖企业也难逃量增价跌的困境。2025年7月,温氏股份、立华股份虽实现肉鸡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4.02%、10.75%),但受销售均价同比大幅下滑(分别下跌25.08%、25.93%)拖累,其销售收入同比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11.84%、14.90%)。

种禽端同样未能幸免。作为白羽鸡苗龙头,益生股份8月8日公告显示,公司2025年7月白羽肉鸡苗销售数量5696.24万只,同比增长7.51%;然而受鸡苗销售单价同比大幅下滑影响,销售收入仅1.01亿元,同比锐减46.39%,环比亦下降22.32%。

益生股份在公告中明确解释,收入下滑主要源于“白羽肉鸡毛鸡价格低位运行”导致鸡苗售价降低。

相比之下,以种禽繁育,家禽饲养及销售为主的湘佳股份7月活禽销售则呈现量价齐跌态势。销量同比减少11.97%至370.73万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26.30%至7.85元/公斤,导致其销售收入降低42.74%,仅为5079.06万元。湘佳股份解释称,销售收入大幅下滑主要源于活禽市场低迷导致销售单价与销量双降。

行业低迷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销售端,更直接下渗到企业的利润空间。民和股份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中披露,受白羽肉鸡市场整体疲软、行业景气度低迷影响,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亿元至2.3亿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进一步增加。

中城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蓝鲸记者表示,鸡价波动对那些依赖单一环节、缺乏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影响巨大。例如,纯粹的养殖企业或屠宰加工企业在鸡价低迷时容易陷入亏损,而全产业链企业则可以通过内部调整和产品多元化来分散风险。

鸡市反弹,暴涨374.7%

近期,白羽肉鸡苗价格强劲反弹。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8月13日全国毛鸡主流成交均价已攀升至3.75元/只,较7月4日的0.73元/只暴涨374.7%。

张永建也发现,近期一线养殖户的补栏意愿明显积极起来。“学校开学备货带动了季节性需求,毛鸡价格一涨,养殖户看到能赚钱了,信心就上来了。”他指出,鸡苗行情历来是跟着毛鸡走的,毛鸡涨价直接改善了养殖端的盈利预期,这使得前期不少还在观望的养殖户,现在也开始陆续恢复进苗了,从而推高了鸡苗的需求。

此外,进口渠道收紧进一步推升市场预期。海关总署8月2日对泰国禽肉企业实施严格监管。同时,巴西虽结束禽流感疫情,但因疫实施的进口禁令仍未解除。双重因素导致下游鸡肉供应趋紧预期升温,8月2日当天鸡肉价格即上调500-1000元/吨,间接强化鸡苗市场看涨情绪。

卓创资讯白羽肉鸡行业分析师冯筱程表示,从产品端来看,近年来整体保持着供大于求的市场情况,所以季节性需求对产品端的价格提振作用其实十分有限,反倒是与进出口相关的一些突发因素可能会刺激贸易商进货。

“鸡苗和毛鸡价格的上涨对产品端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冯筱程预测,如果市场需求侧没有明显提升,短期内鸡价上涨会提升成本,便可能会使得屠宰端在下半年出现亏损,但对于养殖端和种禽端而言,其下半年的盈利空间会略有提升。

袁帅表示,从全行业来看,目前各企业均面临的现实性问题主要包括成本控制、市场波动应对和产业链整合难度。成本控制是养殖行业的核心挑战之一,饲料价格、养殖成本、疫病防控等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肉鸡产业链相关概念股超20家。从已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数据(含半年报、业绩快报及预告)来看,其中8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包括圣农发展、禾丰股份、巨星农牧、春雪食品、仙坛股份等企业。

鸡价坐“过山车”,上市公司业绩冰火两重天

记者注意到,这8家企业中多数已基本具备“育种、养殖、屠宰、深加工”的全链条布局,并通过产能扩张逐渐在行业中形成规模效应。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白羽鸡养殖屠宰行业已持续亏损逾两年,且2025年以来亏损面持续扩大。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祖代种鸡进口恢复难度加大,行业产能未来或加速去化。

可见,龙头企业的全产业链韧性正构筑起抵御风险的护城河,但对于单一环节企业而言,能否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对企业的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