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防部官网消息,大陆将举行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兵。同期台军演练中,“爱国者” 导弹发射后自爆,引发多方关注。

此次阅兵时长约 80 分钟,将有 38 个地面方队、12 个空中梯队接受检阅。受阅装备涵盖各军种现役主战装备,其中 40% 为首次公开亮相。这些装备均为国产,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从新型主战坦克到高超音速导弹,从隐形战斗机到大型预警机,构成了完整的现代化作战体系,直观展现了大陆国防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台军操演又出意外!就在刚刚,大陆阅兵亮杀手锏!台当局急于应对,不料仅发射4秒就当场自爆

阅兵式按实战化要求编组为七大作战群,包括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防空反导群等。这种编组方式打破了传统军种界限,强调各作战要素的有机融合,体现了联合作战的理念。通过不同作战群的协同展示,外界可清晰看到大陆军队应对现代战争的综合能力,以及维护国家主权的战略威慑力。

台军在屏东九鹏基地进行的海空精准弹药射击演练中,一枚 “爱国者 - 2” 导弹发射 4 秒后,未按预定轨迹飞行,随即在空中自爆。现场视频显示,导弹残骸散落范围达数百米,演练被迫中断。这是 2023 年以来该型导弹第二次发生自爆事故,2023 年 9 月的一次试射中,同样型号的导弹因推进器故障在空中解体。

台军操演又出意外!就在刚刚,大陆阅兵亮杀手锏!台当局急于应对,不料仅发射4秒就当场自爆

岛内军事专家分析,事故可能源于两个方面。导弹使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火药储存时间过长,出现老化变质,导致推力不稳定。导弹的雷达导引头与地面火控系统通讯中断,失去目标锁定能力,触发自毁程序。台 “防务部门” 对此未给出明确解释,仅表示 “正在调查原因”。

台军宣称此次自爆属于 “正常自我保护机制启动”,不影响演练整体成效。实际情况是,台军现役 “爱国者” 导弹中,超过 60% 已服役超过 15 年,超出设计使用寿命。2024 年台 “审计部门” 报告显示,该型导弹妥善率从 2020 年的 72% 降至 2023 年的 58%,多次出现雷达故障、发射架卡滞等问题。装备老化与维护不力的双重困境,让台军防空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台当局发布 “赴陆参加九三活动限制令”,禁止公务员、军公教人员及退休人员赴大陆参与抗战胜利纪念活动。该禁令明确将抗战老兵纳入限制范围,声称 “防止大陆利用纪念活动进行统战”。这一举措被外界视为对大陆阅兵的针对性回应,试图切断两岸抗战历史记忆的联结。

台湾退役将领协会发表声明,指责台当局 “篡改历史、伤害老兵感情”。高雄市议员在议会质询时指出,1945 年台湾光复正是抗战胜利的成果,限制老兵赴陆纪念是 “数典忘祖”。岛内网民在社交平台发起 “我要去北京看阅兵” 话题,单日讨论量突破 50 万次,反映出民众对台当局政治操弄的不满。

台军操演又出意外!就在刚刚,大陆阅兵亮杀手锏!台当局急于应对,不料仅发射4秒就当场自爆

美媒《防务新闻》分析,解放军近年来每年举行近百场联合军演,涉及台海周边的实战化演练频次显著增加。台军在 2024 年的 “汉光演习” 中,暴露了指挥系统反应迟缓、后勤补给中断等问题,模拟对抗中多次被判定 “防线崩溃”。双方在装备技术、人员训练、体系作战等方面的差距正持续扩大,台当局所谓 “以武拒统” 缺乏基本实力支撑。

台军现有主战装备中,60% 以上依赖美国进口,关键零部件供应受美方制约。大陆已建立全产业链国防工业体系,从芯片到发动机均可自主生产。这种产业基础的差异,决定了双方军事力量发展的不同路径和潜力。赖清德当局上台后,因推行 “隐性台独” 政策,支持率从就职初期的 45% 跌至 2024 年 8 月的 28%。岛内民间团体发起 “罢免赖清德” 联署,已收集超过 50 万份有效签名。在 “立法院”,民进党因 “两岸政策失当” 遭联合质询,多项法案被迫搁置。

大陆始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以武止戈” 是应对 “台独” 分裂势力的必要手段,近年来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常态化演训,正是对 “台独” 势力的严正警告。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有坚实的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依据。抗战胜利 80 周年的纪念,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国家统一的期盼。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 “台独” 行径,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最终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