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两个多小时的放映结束了。随着电影院的灯一盏盏地打开,人们没有像往常一样边讨论边说笑着离开,而是集体沉默,偶尔还有一两声断续的啜泣声。我的心情十分沉重,压抑到喘不过气来,大脑已被震撼到麻木,却始终回荡着影片里的一句台词:我们不是朋友,永远不是!
从公元57年“奴国”部落遣使献礼朝贡,汉光武帝赐予金印算起,中日两国正式交往至今已近两千年。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中国和日本在百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兵戈相见,这是两国在历史隧道里第一次狭路相逢,强盛的唐朝毫无悬念地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日本水军打得大败。自此之后日本对大唐心悦诚服,日本人恭恭敬敬地乘着海船来到大唐全身心朝拜、全方位学习。
十三世纪末,大元帝国两度大举东征日本均铩羽而归,尤其是第二次东征因为遭遇大型台风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拯救了日本命运的台风被日本尊奉为“神风”,神国思想随之膨胀。
明太祖朱元璋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但你不征他他却要征你。先是“髡头跣足,手舞双刀”的倭寇对中国沿海烧杀掳掠,大明军民奋起抵抗,坚决守护一方国土安泰;接着丰臣秀吉野心勃勃,妄图“假道朝鲜直入于明”,于是中日双方打了一场互耗国力的七年战争,最终日本元气大伤,东亚维持了300年和平局面。
近代的日本走上了维新改革的高速公路。甲午战争第一次让中日关系失去了往日的平衡,继而,九一八的枪声、卢沟桥的炮声、南京的哭泣声,中华民族在声声入耳的悲痛中饱受摧残,浴火重生,直到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今天,在机器猫、海贼王、火影忍者成为不少人儿童时代的经典形象时,我们的课本里坚持保留着“歌唱二小放牛郎”“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等抗战名篇。我们实在不能忘却,不敢忘却,也不会忘却。但是这是不够的,牢记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吾辈当自强”,这不仅是责任和使命,更是信仰和追求。当中华民族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那些对中国仍心怀不轨的人,再也不敢也永远没有机会再来侵略中国、伤害中国。
孟子告诫我们: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强邻若虎视在侧,敢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南京 田肃雨)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