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国抗战胜利日阅兵进入最后倒计时的关键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一边隔空喊话要求中国加入美俄核裁军进程,另一边又再次释放出访华信号。

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外交喊话,实际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多维度博弈——它不仅关乎核武平衡,更牵动着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而中方不拒绝、不主动的回应姿态,以及中方专机即将落地华盛顿的互动,让这场大国博弈更加扑朔迷离。

特朗普选择在8月26日这个时间点发声绝非偶然。

此时距离中国9·3阅兵仅剩一周,按照以往经验,中国往往会在这种国家级阅兵式上展示最新国防科技成果。此前阅兵式上亮相的高超音速导弹和新型无人机系统就曾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特朗普此次喊话明显是针对中国可能展示的核威慑力量而来,试图在国际舆论场提前设置议程。

9·3大阅兵临近,特朗普喊话访华,还要求削减核武,中方回应绝了!

分析特朗普的核裁军提议,会发现其中存在根本性的不对等。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5年度报告,美国现役核弹头数量高达3700枚,而中国核武库规模仅约为410枚,还不到美国的九分之一。

特朗普中美俄“同步削减”核武器,本质上是要将中国永远锁定在战略劣势地位。这就像要求一个刚温饱的家庭和亿万富翁同样缩减开支,显然有失公平。

中国在核政策上一直保持着高度克制和透明。

8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

“中国核力量及核政策是对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

“要求中方加入中美俄三边核裁军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

言外之意就是,中美俄三国,中国核武器最少,要裁也是美国带头先裁,当三方到达同一水平线的时候,才有前提条件和中国谈。这回应绝了!

9·3大阅兵临近,特朗普喊话访华,还要求削减核武,中方回应绝了!

与美国正在推进的核武库现代化计划(计划到2035年投入1.5万亿美元更新核力量)相比,中国的核建设完全保持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

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也公开表态:“俄罗斯不会参与任何试图限制中国核力量的多边谈判”,这个立场让美国试图构建的“美俄联合施压中国”战略难以实现。

值得玩味的是,在抛出核裁军话题的同时,特朗普还通过与韩国总统的会晤再次释放出访华信号。

据白宫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在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时曾表示:“我们可以一起访华”,“我可能很快就会前往中国”。

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实际上暴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双重性:一方面试图在战略层面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又迫切需要与中国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

中方既没有直接拒绝特朗普的访华暗示,也没有急于安排元首会晤,而是先派出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本周率团前往华盛顿进行预备性谈判。

9·3大阅兵临近,特朗普喊话访华,还要求削减核武,中方回应绝了!

这种“先事务级后政治级”的接触节奏,既给双方留下了回旋余地,也确保任何可能的元首会晤都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经贸谈判将重点讨论稀土贸易、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和双边投资协定等核心议题。

中美之间的这种互动模式反映了两国关系的新常态:竞争与合作并存,博弈与对话共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李岩指出:“中美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双方都在探索新的相处模式。美方逐渐认识到,单纯施压无法让中国让步,而中方也表明愿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解决分歧。”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特朗普此次的举动也反映了美国内政的需要。

2026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特朗普政府急需在外交领域取得突破来提升支持率。与中国达成某些经贸协议,或者至少在表面上展现与中方对话的态势,将成为共和党选举的重要筹码。但中方显然清楚美方的国内政治算计,因此采取了既保持接触又不急于求成的策略。

9·3大阅兵临近,特朗普喊话访华,还要求削减核武,中方回应绝了!

不管怎么说,中美在核裁军问题上的博弈还将持续。

中国一贯主张核裁军应该遵循“公正、合理、逐步、平衡”的原则,要求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率先大幅削减。这个立场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维拉玉达·纳塔克苏马认为:“亚太地区国家普遍希望看到中美之间建立更稳定的战略平衡,而不是单方面的核优势。”

随着中国国力的持续提升和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两国正在重新定义大国关系的边界。这场围绕阅兵和核裁军的外交互动,只是这个漫长过程中的一个片段。

中美关系的未来不仅取决于双方的智慧和耐心,更取决于能否找到超越零和博弈的新模式。正如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所言:“中美关系不是你是否喜欢的选择题,而是如何相处好的必答题。”

最后,大家可以猜猜看,特朗普在年内是否会访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