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伟电子”)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的电容器基膜销量计算,海伟电子是中国第二大的电容器薄膜制造商。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5个月,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0.7亿元、0.86亿元和0.31亿元,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4.9%、31.2%、29.7%和35.5%。

  海伟电子的电容器薄膜产品,主要包括电容器基膜及金属化膜。这些产品为薄膜电容器的关键组成部分,而薄膜电容器以其出色的耐电压性、高频稳定性及长使用寿命著称。薄膜电容器的终端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系统、工业设备及家用电器。2024年,按电容器基膜的收入计算,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为10.9%。

  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5个月,海伟电子营业收入分别为3.27亿元、3.3亿元、4.22亿元和1.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0.7亿元、0.86亿元和0.31亿元。

海伟电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公司的净利润由2023年的0.7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0.86亿元,主要是由于电容器基膜销量增加。净利润由2024年前5个月的0.33亿元减少至2025年前5个月的0.31亿元,主要是由于金属化膜销量下降导致收入减少。

  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5个月,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4.9%、31.2%、29.7%和35.5%。

  公司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44.9%减少至2023年的31.2%,主要由于电容器基膜的毛利率下降,及公司在收购宁国海伟后开始提供金属化膜,其毛利率相对低于电容器基膜的毛利率。

  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5个月,公司所有的收入均产生自国内的销售,公司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约为1.19亿元、1.15亿元、1.58亿元和1.57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6.4%、34.9%、37.6%和42.1%。此外,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7.3%、12.2%、12.6%和12%。

海伟电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电容器基膜是海伟电子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5个月,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1.9%、71.8%、72.8%和78.5%。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电容器基膜行业中,电容器基膜的市场规模通常被广泛用于代表电容器薄膜产品的市场规模,原因在于电容器薄膜制造商的大部分产品以电容器基膜交付。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销量计算,中国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按19.7%的年复合增长率,从2019年的4.62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1.34万吨,预计2029年将达到22.41万吨,2025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