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国宣布重磅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等26位外国领导人,将出席中国9.3阅兵。这一消息瞬间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除了早早预告的普京之外,金正恩的名字也格外引人关注。这位朝鲜最高领导人突然选择在这个敏感节点来中国,可并不是出于简单的外交礼节。

李在明不参加9.3阅兵,中方邀请金正恩,并给了韩国一个忠告

金正恩上一次访问中国还要追溯到2019年,这6年里,他外访的次数屈指可数,尤其是国际多边场合,基本处于"隐身"状态。这也给了西方媒体挑拨中朝关系的空间,过去几年,西方媒体经常刻意渲染所谓“中朝矛盾”,把俄朝合作解读成“对中国的疏远”。美韩媒体还炒作 "朝鲜外交孤立",金正恩出席9.3阅兵无疑让这些不实的猜测不攻自破。

这一方面是表明朝鲜对中朝关系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还有东北亚的现实博弈:虽然李在明声称要缓和与朝鲜的关系,但是美韩照样举行联合军演,B-1B轰炸机都飞到半岛上空模拟打击,朝鲜光靠自己扛压力太大。而中国这边,既是抗战盟友,又是能帮朝鲜对冲西方制裁的关键力量,金正恩选择以 "抗战胜利纪念" 为支点破局,既规避了直接军事对抗的风险,又能借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对冲制裁压力。

李在明不参加9.3阅兵,中方邀请金正恩,并给了韩国一个忠告

普京和金正恩都将出席9.3阅兵

比起10年前中国举行的抗战70周年纪念活动,当时朝鲜只派了二号人物崔龙海来,这次金正恩亲自来,差距一目了然。这背后不仅是中朝关系的深化,更说明朝鲜想通过中国,向外界传递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信号。而与朝鲜的高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的 "降级出席"。

2015年,中国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时,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还曾亲自出席,而这一次,韩国总统李在明却拒绝出席,仅派国会议长禹元植率团参加。这个看似无奈的选择背后,凸显的是韩国的外交困境。

李在明不参加9.3阅兵,中方邀请金正恩,并给了韩国一个忠告

韩国总统李在明

李在明拒绝出席中国阅兵的理由是“行程冲突”,他也特意选择在近期访问美国和日本,但李在对这两国的访问,处处都透露着妥协,在见日本首相石破茂时,李在明只字不提两国间的历史问题,引发了韩国民众的普遍不满,随后访问美国,李在明又在华盛顿承诺扩大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以换取美方的关税减免,想要讨好特朗普的心思溢于言表。

当然,李在明虽然口口声声把美韩同盟挂在嘴边,但他也不敢真的得罪中国,所以在他出访美日的同一时间,还派出韩国前国会议长朴炳锡作为总统特使,带着他的亲笔信来中国访问,而朴炳锡在结束访华行程之前,向外界介绍了此行的成果,他特别提到,中方高层在与他的会晤中的提出了一个忠告,就是明确要求韩方,与“反华”两个字划清界限。

李在明不参加9.3阅兵,中方邀请金正恩,并给了韩国一个忠告

王毅外长会见朴炳锡

不得不说,虽然李在明多次声称要改善对华关系,但韩国政坛在对华态度上相当分裂。比如有亲美派议员在国会发起联名抗议,警告 "出席中国阅兵将动摇韩美互信根基"。更讽刺的是,韩国情报部门竟宣称 "中国可能在阅兵期间策反韩方代表",这种荒诞言论折射出其外交决策的畸形生态。同样分裂矛盾的还有日本,在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呼吁各国抵制阅兵的同时,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却悄然出现在受邀名单中。

事实上,不管有多少外国领导人参加,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阅兵,正在改写国际政治的游戏规则。中国阅兵不是秀肌肉,而是对正义的礼赞,80 年前的反法西斯同盟,如今正以新的形式在东方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