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前不久,中国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甩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美式“航行自由”法律评估报告》。这份报告用中英双语同步发布,直接摆上全球媒体的桌面,不留死角地拆解了美国几十年来在全球海洋上玩弄“航行自由”这块招牌的全部套路。说是“全球通告”,毫不为过。国际社会一下子明白了,中国不仅要在南海、东海、台海等前沿阵地和美国硬碰硬,也要在话语权、规则制定和法律解释上和美国算一笔总账。
美国这几年在“航行自由”这套把戏上玩得炉火纯青。南海、东海、台海、黑海、波斯湾,哪里有摩擦,哪里就有美军舰机晃悠。每次都要配上一套“国际秩序守护者”的辞令——维护国际法、捍卫航行权利、保障全球贸易安全。
可真正做起来,却是赤裸裸的“海上警察”,靠航母、战舰、侦察机、轰炸机把别国家门口当成自家后花园。美国的政治家和将军们最喜欢的,就是把“航行自由”当成万能钥匙,谁不服就来“自由”一下。对于中国等主权国家来说,这已经不是“自由”,而是挑衅,甚至是赤裸裸的强权威胁。
这次美国选中的目标依然是中国。前不久,美军“希金斯”号驱逐舰、还有“辛辛那提”号濒海战斗舰闯进黄岩岛12海里范围,在现场和中国海军、海警来了个正面“过招”。菲律宾也没闲着,一边派渔船、海警船“运补”,一边用军机带着外国记者飞越争议空域,挑动中菲摩擦。美菲联手制造“擦枪走火”的危险场面,明面上是“航行自由”,骨子里就是“代理人挑衅”。美国用“航行自由”给菲律宾撑腰,菲律宾则甘当棋子,进退两难时还要靠美国撑腰打气。局势越搅越乱,背后就是美国在南海推行“印太战略”最直接的投影。
中国这次发布的《报告》绝不是一般的学术成果。它分四个部分,先把美国对“航行自由”的法律主张和实际操作一一梳理出来,然后详细分析美国的认知和实践到底和国际法有多大鸿沟。第三部分专门讨论美国如何刻意限制沿海国的正当权利,把别国的海域变成自家“通衢大道”。第四部分则站在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维度,给美式“航行自由”做了一个最权威的“总评估”。报告结论一针见血:美式“航行自由”缺乏国际法基础,严重扭曲了国际法的解释和发展,依然延续着“炮舰外交”的强权逻辑。美国不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而是规则的破坏者。
美国最喜欢用的伎俩就是“只许自己翻船,别人不许下水”。美国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但最爱用公约当挡箭牌。自己不受约束,却要求别国处处守规矩。美国军舰擅闯台海、南海,动辄就要“自由”一下,理由永远是“国际水域”“公海走廊”,说得义正词严,做起来却是把别国的专属经济区和领海踩在脚下。美国还自创了“国际水域”“群岛海道通过权”等一堆概念,硬塞给世界各国。等到别人试图反制,美国立马翻脸:“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这种“我说了算”的强权逻辑,哪里还有一点国际法的精神?
这份报告还揭示,美国在“航行自由”问题上不仅玩双标,还玩“三无产品”——不法性、无理性、双重标准。美国嘴上说维护全球自由航行,手底下却是用军舰、航母、侦察机、无人机四处搅局。美国海军2024财年报告都毫不掩饰地把中国列为“头号目标”,明确表示要在南海、东海、台海持续升级军事存在和挑衅行为。每一步都不是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法律审查、专业实施,搞得滴水不漏。可惜的是,包装再漂亮,也掩盖不了核心:这就是强权。
最近美国的动作频率越来越高。菲律宾在美国撑腰下,在南海动作频频,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连续90天补给失败,背后的“导演”痕迹越来越明显。菲律宾短期内捞点好处,长期来看只能越陷越深。美国玩得是代理人战争的老把戏,自己不下场,把盟友推上前线,坐等渔翁得利。可别忘了,美国对盟友的承诺一向靠不住,风头一过、利益一变,最先被抛弃的往往就是“前线小弟”。
中国没有被美菲的节奏带乱。面对美菲联合挑衅,中国执法船艇、海空力量全程跟踪、警告、驱离。中国用克制、专业的手段,既展示决心,也控制风险。没有被美菲的高调动作带节奏,更没有被美国的“航行自由”话术带偏。
这次法律报告的发布,是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的一次“硬核通告”。中英双语同步发出,既是正告美国和盟友,也是给全球所有国家看的。任何国家都能清楚地看到,美式“航行自由”不是普世正义,而是赤裸裸的强权游戏。报告用最权威的法律数据和最严密的逻辑,把“习惯国际法”彻底拆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