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8月31日宣布,以军击毙哈马斯卡桑旅发言人阿布·乌拜达(Abu Obeida)。

公开信息显示,乌拜达40岁,公开场合现身时总是用头巾蒙住脸部,过去几年曾代表哈马斯卡桑旅发表过多场长篇演说,猛烈抨击以色列,是加沙地带仅存的少数几位哈马斯高官之一。

以军击毙乌拜达后发布声明称,乌拜达本名胡达海法·卡卢特(Hudahaifa Kahlout),是哈马斯公关与宣传部门的核心领导者,长期策划针对以色列的“心理认知战”,哈马斯发布的以色列人质视频就是他策划和参与制作的。

以媒爆哈马斯宣传机器如何策划心理战

阿布·乌拜达

9月2日,以色列记者多隆·卡道斯(Doron Kadosh)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披露哈马斯意识形态宣传机器的运作方式:近千名配备GoPro相机的作战记录员、几百名视频编辑和监听员、遍布加沙地带的宣传中心,以及乌拜达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1)哈马斯的“宣传与心理认知战部门”大约有1500名成员。以色列的对应机构(即以军发言人及宣传部门)的人数仅为其一半左右。过去十年,乌拜达逐步扩充这一部门。2014年“护刃行动”时期,该部门约有400人,如今其规模已扩大近4倍。

(2)该部门中的约1000名成员是部署在前线的“认知战恐怖分子”,隶属于哈马斯各个营级和旅级部队。每个营和旅设有一名负责宣传工作的副指挥官,直接代表乌拜达开展心理认知战。这名副指挥官麾下有一批受过战场拍摄训练的“作战记录员”。乌拜达近年大规模采购了GoPro相机、防护套、背包和电池,用于拍摄。

(3)每个营和旅都设有一个“宣传指挥中心”,视频编辑人员在这里制作宣传视频。哈马斯发布的每一条展示对以军部队游击行动的视频都在这里开始制作。“作战记录员”带着摄像机前往战场,加入不同战斗小组,摄像机的画面则会实时传回“宣传指挥中心”。即使所在战斗小组被消灭或遭到打击,拍摄素材仍然可以用来制作视频。该部门的座右铭是:行动本身不重要,记录行动才最重要。以军多次打击这些“宣传指挥中心”,但哈马斯会频繁搬迁到学校和医院等地,基本上只需要一台带网络的笔记本电脑即可运作。

(4)其余约400名成员部署在加沙地带的各个战情指挥室中。一部分是视频编辑,负责制作哈马斯的宣传视频;另一部分是监听员,负责监控以色列的通讯、研究以色列舆论趋势,并据此提出心理认知战的行动建议。

(5)乌拜达亲自参与了哈马斯的每一次作战行动。近十年来哈马斯的每场军事行动(包括2023年10月7日的“阿克萨洪水”行动)都是按照乌拜达批准的标准作战程序和认知战计划执行的。哈马斯深知,其力量在于对以色列的非对称优势,以及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是它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因此投入大量资源。目前在哈马斯的任何行动中,宣传与认知战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以媒爆哈马斯宣传机器如何策划心理战

2025年8月,哈马斯公布的一段以色列人质视频

(6)乌拜达亲自策划了利用人质的心理恐怖手段:他是人质视频的构思者和发起者之一,并利用这些视频来影响以色列的行动。他亲自参与了每一条人质视频的制作,决定哪些人质出镜、说什么内容、如何拍摄。他还经常让人质围绕在自己身边,使得以军消灭他变得非常困难。

(7)在上一轮人质释放协议的仪式中,乌拜达主导了心理认知战工作:他出席了人质释放仪式,并在人质上台前亲自对他们进行指导——告诉他们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他精通希伯来语)。仪式上颁发给人质的“释放证书”和“礼品袋”都是他的策划。

以媒爆哈马斯宣传机器如何策划心理战

哈马斯在人质释放仪式上颁发“释放证书”和“礼品袋”

(8)乌拜达近期制定了一项计划,旨在阻止以军进入加沙市的行动。乌拜达试图利用认知战手段阻挡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同时对以色列政府和内阁施压。他计划通过针对人质的心理恐怖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9)到目前为止,以军已消灭该部门中200多名成员,其中大多数是指挥层人员,但仍有超过1000名活跃成员。以军正在确定谁会是乌拜达的接班人:很可能是他手下各旅的5名副指挥官之一。据已知信息,乌拜达手下没有特别突出的副手可以自然接替他的职位。以色列军方此前三次尝试击毙乌拜达均未成功。本周最新行动中,以军情报部门对乌拜达及其随行的30余名人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持续追踪,最终掌握突破性线索,成功将其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