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欠租2300余万元!赣州巨亿万达何以“焕新重生”

“以前这里冷冷清清,现在又热闹起来了!”近日,站在焕然一新的赣州巨亿万达广场中庭,居民王女士感慨道。

曾欠租2300余万元!赣州巨亿万达何以“焕新重生”

2025年7月18日,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八一四大道的巨亿万达广场(原巨亿广场)正式运营。开业首月,客流量突破百万,营业额超3000万元,带动就业岗位逾千个,这座沉寂3年的商业综合体重焕生机。

鲜花与掌声背后,是章贡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次成功实践。两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1546名业主陷入维权困境,累计欠租达2300余万元,矛盾一度趋于激化。广场如何走出困局?章贡区打出四套“组合拳”,为基层治理和法治护航提供了生动样本。

预警前置

未雨绸缪织密“防护网”

“面对1546名商铺业主期盼的眼神,还有那份沉甸甸的2300余万元欠租清单,压力真的像潮水一样。”章贡区东外街道平安法治办主任曾鹏遇至今仍记忆犹新。

2016年,业主们于该商业综合体购买2028个商铺,并与赣州某运营公司签订8年委托经营合同。然而市场环境突变,该公司自2022年起无法履约,拖欠商户巨额返租款,引发信访风险。

为此,章贡区成立由区委政法委、统战部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整合12个部门力量,下设综合协调、思想稳控、政策宣讲、应急处置4个专项组,定期调度。与此同时,该区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网络,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及时完成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

“我们注重风险防控,引入专业律所开展合同全流程监管,仅潜在违约风险,我们就规避了1.8亿元。”工作专班法律顾问展示着厚厚的合同审查档案。

多元解纷

合力调解搭建“快车道”

近年来,商业综合体在快速发展中也伴生出不少矛盾:业主众多、纠纷类型复杂,牵涉范围广,一旦陷入停摆,想要重新启动往往困难重重,成为基层治理绕不开的“硬骨头”。

曾欠租2300余万元!赣州巨亿万达何以“焕新重生”

“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就必须把矛盾化解放在前头。”章贡区综治中心副主任杜廷茹说,“我们打造的不仅是调解室,更是全天候的‘民情接收站’。”

依托“无讼商圈”前置调解工作室,当地把干部、律师、老调解员与“三老”志愿服务队拧成一股绳。无论是异地业主的视频连线,还是上门入户的“面对面”释法,都让调解更接地气。

“这种‘法律+专业+人情’的组合,比打官司快得多。”在一起租金纠纷调解中,法院提前介入,律师厘清法律关系,调解员用方言沟通,仅3小时就达成分期支付协议。

截至目前,章贡区综治中心利用联调机制共化解纠纷368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89%,为业主和企业节省司法成本超500万元。

精准施策

靶向发力找准“金钥匙”

“我们的诉求不是要钱,而是希望商场重新运转起来。”这是业主们最直接的心声。

围绕这一核心诉求,工作专班先后开展35场座谈、562次入户走访准确把脉业主真实需求。章贡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孔祥民带领工作专班赴福建开展“深度体检”,全面掌握开发商股东资信和市场口碑。最终,两大股东达成注资协议,为重启运营奠定资金基础。

一份28页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巨亿万达广场兼具区位优势、消费需求和品牌效应。“这份报告让我们重启商超更有底气。”新入驻运营商负责人坦言。

法治护航

司法保障筑牢“压舱石”

广场能否重启,关键在业主的重新签约。然而,前期的信任缺失让不少业主拒绝沟通。

“有时电话不接,或者接了没两句就挂。”曾鹏遇回忆。工作专班于是组织“流动法律服务队”,奔赴19个县(市、区)开展“敲门行动”,最终促成1540户业主签约,签约率高达99.6%。

针对100余个被查封商铺,章贡区人民法院创新“租金债权司法确认”机制,由执行法官审查合同合法性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既保障业主权益,也维护企业信誉。这一做法被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列为典型。

曾欠租2300余万元!赣州巨亿万达何以“焕新重生”

夜幕降临,巨亿万达广场灯火通明,顾客穿梭其间,店员忙碌接待。业主陈大姐笑着指着自家商铺:“现在店里生意越来越好,这日子就像这广场的灯光,越来越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