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乌苏啤酒再遇仿冒侵权,目前正在起诉一家生产“乌苏劲爽”的公司。
2019年,乌苏啤酒遇上“鸟苏”啤酒,一时成为网络热点。乌苏啤酒公司高级法务经理刘斌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随着乌苏啤酒市场影响力的提升,乌苏啤酒已遭遇20多起“品牌擦挂”,绝大部分在“鸟苏啤酒”仿冒侵权案之后。
“公司维权成本很大,但所有的案子都取得了胜诉。”刘斌说,近年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法院判决力度更大,效率更高,“对于恶意侵权案件,打击更为严厉。”
据悉,乌苏啤酒公司已两次起诉“乌苏劲爽”,最近一次正处于二审阶段。刘斌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第一次的两个侵权案件胜诉后,侵权人不知悔改,对包装装潢稍作修改后,又推出二代、三代易拉罐侵权产品。
▲刘斌向记者介绍乌苏啤酒遭遇的仿冒侵权案件
消费者买到“乌苏劲爽”
发现“味道不对”投诉
发现“乌苏劲爽”的侵权,是消费者投诉到了市场监管部门。
“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了乌苏啤酒后,发现味道不对。”刘斌告诉红星新闻记者,2023年,乌苏啤酒公司接到市场监管部门电话后,才知道市场上又冒出了“乌苏劲爽”啤酒。
乌苏啤酒公司调查发现,侵权人在乌苏啤酒发源地乌苏市注册了“乌苏劲爽酒业”公司,委托其他地区企业加工与乌苏啤酒包装装潢高度近似的“乌苏劲爽”啤酒瓶装及罐装产品,将“乌苏劲爽啤酒”突出使用并作为商品名称,在全国大范围销售,引起了消费者混淆和误购,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随后,乌苏啤酒公司分别将瓶装和一代罐装“乌苏劲爽”两个侵权案件诉至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均获胜诉,法院累计判令赔偿70万元。新疆高院伊犁州分院二审维持原判。
刘斌介绍,“乌苏劲爽”第一个案子是瓶装侵权,后来这家公司又生产罐装的侵权(产品)。两个案子审结后,这家公司又“升级”了自己的产品,但依然存在仿冒侵权。
“侵权人不知悔改,对包装装潢稍作修改,持续推出二代易拉罐和三代易拉罐侵权产品。”刘斌称,去年7月,乌苏啤酒公司又分别将两个案件诉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两个案件均获胜诉,一审法院累计判令“乌苏劲爽”赔偿300万元。目前,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在二审中。
刘斌表示,这类仿冒侵权对消费者和公司都造成损害,消费者本来是要买乌苏啤酒,结果“上当受骗”,对公司来讲,消费者买了侵权产品,对公司的销量和品牌也构成损失。
“鸟苏”“朵苏”“乌尔苏”……
乌苏啤酒已遭20多起仿冒侵权
2019年,市场上出现一款比乌苏啤酒“多了一点”的“鸟苏啤酒”,也是消费者打乌苏啤酒公司的消费热线投诉“味道不对”。
侵权人注册“鸟苏啤酒(南京)有限公司”企业字号,申请注册“鸟苏”商标,委托第三方加工与乌苏啤酒包装装潢高度近似的“鸟苏”啤酒,在包装上突出使用“鸟苏啤酒”字样并作为商品名称使用,在全国多个省市销售。
乌苏啤酒公司在广泛收集证据后,将这家生产“高仿乌苏啤酒”的公司诉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法院全额支持208万元赔偿请求,判令停止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变更企业名称等。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该案一度成为网络热点,也先后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江苏省高院及南京市中院的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
▲仿冒乌苏啤酒的“鸟苏”“朵苏”“乌苏河”
刘斌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鸟苏”啤酒出现后,乌苏啤酒又接连出现了“朵苏”“乌尔苏”“乌苏河”“乌苏劲爽”等“高仿产品”。公司至今已遭遇20多起仿冒侵权,绝大部分发生在2019年之后。
保护知识产权
法院进企业帮助“维权”
刘斌梳理发现,很多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很多仿冒侵权产品公司选择在乌苏注册,在外地生产销售,很多消费者往往看包装选择乌苏啤酒,很难辨别真假,有些甚至以为是乌苏啤酒公司的新产品。
2021年,一家在乌鲁木齐注册的“新疆朵苏精酿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第三方生产,并使用带有“乌苏”商标和“乌苏啤酒”字样的啤酒瓶包装,该侵权啤酒在多个省市大量销售。乌苏啤酒公司向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判令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25万元。
还有侵权企业在乌苏啤酒发源地乌苏市注册“乌苏河啤酒酿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高仿”乌苏啤酒的“乌苏河”啤酒进行销售,故意使消费者产生误认、混淆。乌苏啤酒公司将“乌苏河”诉至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法院判令对方停止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变更企业名称并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50万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乌苏啤酒公司陈列的部分仿冒侵权产品
据悉,“乌苏河”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2024年新疆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被新疆高院和喀什中院分别评定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据新疆高院介绍,新疆法院近年来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2020年4月26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揭牌成立新疆首个知识产权法庭。新疆高院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2023年6月,新疆高院推行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试点工作,在乌鲁木齐知识产权法庭开展试点,主要在涉及作品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商标权三类侵权案件全面推广,帮助当事人降低维权成本,提高庭审效率。2024年,全区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343件。
近年来,新疆法院也多次依法为企业在法律法规理解与适用、知识产权保护、维权取证方面提供司法服务。刘斌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很多维权案件中,乌苏啤酒公司得到了当地法院的专业指导。
与此同时,刘斌感受到了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愈加重视,“如今企业维权变得更加容易,法院判罚力度更大,庭审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