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仅重61克,看似普通的眼镜,却能实时翻译、智能提词、AI交互,自带138种语言实时翻译,东盟小语种识别率达90%。
9月17日,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它成为自治区主要领导亲自“带货”的科技明星产品。而它的研发团队核心骨干之一,正是河池学院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2015届毕业生,也是迈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有章。
黄有章佩戴与团队研发的AI智能眼镜。权晟 摄
“当时我的手心都在出汗,在台下看到我们团队研发的智能眼镜,那种激动难以言表。”黄有章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兴奋不已。
从机械制造到人工智能,跨界的华丽转身
在河池学院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的四年求学时光,为黄有章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首那段青春岁月,他始终心怀感激。他一直铭记爷爷在他离家时的殷殷嘱托:“要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这句朴素的教诲,成为他大学期间乃至日后人生中恪守的准则。
“2011年12月开始勤工俭学的经历,对我人生具有转折意义。”当时,黄有章的家庭经济格外困难,学院的老师主动伸出援手,推荐他去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勤工俭学,不仅缓解了他生活上的困顿,更让他从此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河池学院就读的黄有章。
进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后,黄有章得到了林芳、谭可久等诸多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们在技术上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让我深受鼓舞。” “我非常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他回忆道。在校期间,老师们不仅手把手指导他掌握多媒体设备运维与校园信息化系统的操作,还主动为他推荐计算机专业书籍、开放实训机房,鼓励他大胆探索编程、数据库等新领域,尤其鼓励他突破“机械专业生”的身份限制,广泛接触计算机相关知识与技术。
黄有章在河池学院就读期间参加金工实训。
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技能,更重要的是打开了职业视野。爷爷的教诲与河池学院务实严谨又开放包容的教学氛围相融合,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丰厚养分,更成为他后来跨界发展、从容应对挑战的重要支撑。
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自主研发之路永不止步
2015年1月4日,黄有章以实习生身份加入迈越科技,开启了从机械制造领域向人工智能领域跨越的新征程。和在河池学院求学时的经历一样,公司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为这位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让他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快速崭露头角,逐渐成长为研发团队的核心骨干。
“研发这款产品,我们遇到了无数技术难题。”黄有章回忆道。最棘手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眼镜空间内集成大量功能,同时在重量、续航以及时尚性等问题上做出取舍。
黄有章展示AI智能眼镜 。权晟 摄
研发团队经过反复试验和优化,最终在最大程度保证续航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性地采用轻量化材料和优化结构设计,将眼镜重量控制在舒适佩戴的范围内,既保证了产品的轻薄时尚,又实现了出色的性能表现。
“我们实现了中文与东盟十国语言的实时互译,准确率达到90%以上。”黄有章介绍说,团队专门针对东盟市场多语种需求优化了翻译引擎,使其成为首款专门面向中国—东盟交流的智能眼镜。
黄有章研发的AI智能眼镜 。采访者供图
目前,该款眼镜销量火爆,仅泰国就有上千单的订单,国内订单也在持续攀升。面对市场的好评,黄有章始终保持着冷静的思考。“这款眼镜只是公司开发的数十款智能产品中的其中一款,后续还会有多款智能产品陆续推出。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竞争激烈,只有持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黄有章说。
“互补”“开放”“务实”,打造广西科技新名片
作为研发团队的核心骨干和公司副总经理,黄有章既要参与技术攻关,又要协调团队合作。
黄有章认为,团队成功的秘诀在于“互补的能力结构”“开放的沟通氛围”和“务实的落地思维”。
“没有人是全能的天才,但当我们把各自的专长融合在一起,发挥成员的差异化优势,往往能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黄有章说。
他所带领的团队成员背景多元,既有计算机专业的“算法高手”,也有教育技术出身的“需求专家”,还包括像他这样具备跨学科背景的“跨界技术人员”。他注重根据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分配任务,并强调这种分工并非固定不变。在面对数据标注瓶颈时,他会主动组织算法工程师与需求专家进行深度沟通,促使算法工程师理解数据标注的逻辑与标准,同时帮助需求专家明确算法对数据质量的具体要求,从而高效推进项目进展。
黄有章与公司同事。
对于未来,黄有章表示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广西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基础,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有可为。”
展会现场,黄有章耐心地向观众演示智能眼镜的功能,脸上洋溢着技术人的自信与自豪。
从河池学院的学子到高科技企业的高级人才和研发骨干,黄有章的成长轨迹,正是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他和他的团队正在用创新和实干,努力走在AI领域前沿,书写广西科技新篇章。
“这副眼镜只是一个开始。”黄有章说,“我想,未来还会有更多令人惊喜的科技成果从广西诞生,走向全国,走向东盟,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