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2025年9月8日,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北京证券业协会携手北京公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基金评价机构及多家主流媒体,共同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活动以“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引领作用,打造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今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推出重磅改革方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等多个方面,共提出25条改革措施,督促公募基金形成高质量发展“拐点”,促进行业持续提升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
泓德基金认真学习并落实《行动方案》要求,立足投研核心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前沿科技应用,AI赋能投研,不断完善产品谱系,满足居民日益多元的财富管理需求,不断提升专业投研能力,致力于为持有人创造持续、稳健的“新价值”。
AI赋能投资 打造量化智享体系
泓德基金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投研领域的资源投入,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投研领域的应用,以科技提升投研效率,探索多元投资策略,为投资者提供特色化产品。
尤其在量化投资领域,泓德基金在2015年公司成立之初即开始组建量化团队,2016年推出首只量化公募产品,2018年设立量化投资部,初期以“基本面+量价”的多因子策略为主。2020年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研发AI选股模型,2022年应用于实盘投资。2023年成立AI Lab,专注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AI选股模型正式应用于公募产品。2025年成立智能投资部,量化体系进一步完善。
历经10年,泓德基金已形成以“量化投资部+智能投资部”双擎驱动为核心,专户、风控、IT、产品等部门协同的多元组织架构。依托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实战经验,通过Alpha、风险控制、交易成本、组合优化四大模型,为旗下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投研支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量化投资服务,最终凝聚成一套能较好适应国内股票市场的综合量化投资体系——泓德量化智享体系。
泓德量化智享体系采用“多因子模型+AI选股模型”为主的多元量化策略,能够根据不同产品的定位与特点,研发专属Alpha模型,并通过风险控制模型、交易成本模型和组合优化模型,最终得出风险收益最佳平衡的组合方案。并不断迭代模型,高效应对市场变化,保持模型有效性。
经过十年深耕,泓德基金量化团队不断丰富超额收益来源并迭代升级模型,成功穿越多轮完整的牛熊周期考验。目前量化产品线已经覆盖标准指增、主动量化(含类指增、风格)、主题赛道三大类型17只产品,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量化家族。
发挥主动优势 提供优质投资服务
泓德基金始终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己任,致力于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资产管理服务。
在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中,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的回撤控制,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同时注意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理性投资,避免“追涨杀跌行为”,缓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截至6月末,泓德基金旗下50只公募基金涵盖股、债、货币三大类资产,风险收益适配保守型、稳健型及进取型投资者需求。其中主动权益产品数量占比80%,规模占比达72%。
泓德基金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深度基本面研究为基础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并将主动权益投资能力视为公司发展的“护城河”。公司在深度研究、长期价值投资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策略池,逐步拓展研究覆盖度,并且结合自身优势,利用前沿科技技术应用于投资,加大主动权益量化产品、指数增强产品的布局。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泓德基金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居于行业前20%。
公司投资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达13年,形成了“老将掌舵、中生代担纲、新生代崛起”的人才梯队。通过长效激励机制和“老带新”培养模式,公司持续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保障投研文化传承,为长期业绩稳定性提供了保障。在投研体系建设上,泓德基金打破传统壁垒,不断完善投研一体化,通过深度协作实现研究与投资的高效转化,更好地为客户创造可持续回报。
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泓德基金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投研流程。在信息爆炸时代,AI能够高效处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实现新闻、公告、研报等重要信息的智能解析,将研究员从基础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快速、准确地覆盖大量上市公司及行业,加强深度分析能力。
泓德基金表示,随着大模型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还将以效率提升为基础,在数据挖掘、策略创新、投研组织形式优化、投资机会提示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公司将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发展,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在投研领域的应用,不断优化和完善公司投研管理流程,通过提升投研效率和转化率,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