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体育冠军摇篮、67岁的黑龙江省体育场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历史使命。近日, 位于哈尔滨市和平路的黑龙江省体育场因其建筑被列为危房开始拆除,预计明年底完成重建。新体育场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体育健儿,规划设计将采用“双轨制”思路,既保障竞技专业性,又让普通市民享受到顶级设施。
省体育场资料片 宋文勇 摄
前身是赛马场 培养多位体育冠军
据史料记载,黑龙江省体育场的前身是赛马场。1947年,哈尔滨市政府决定永久关闭赛马场。1958年,在原址基础上启动了黑龙江省体育场的建设,1959年正式投入使用,成为黑龙江省首个标准化综合体育设施。
今年83岁的省体委原主任刘海云告诉记者,体育场是当年专业建筑队伍和体育部门的人一起建设的,利用圈楼的坡度建设了看台,在地下建设了跑道,这一创新设计在当时引起了全国轰动。
根据黑龙江省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黑龙江省体育场用地面积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955.25平方米,其中室外场地面积5400平方米,室内场地面积800平方米,场地设有标准400米环形跑道和国际规格足球场,看台可容纳超1万名观众。
作为省级足球和田径活动中心,该场馆曾承办多届省运动会及机关运动会,承办省级综合性运动会,包括1959年首届黑龙江省运动会及后续多届赛事。这里更是体育冠军的摇篮,培养出了多位冠军。
省体育场在开展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足球联赛等专业竞技活动的同时,还提供全民健身服务,日均接待晨练群众超500人次。为了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体育设施,田径跑道、足球场地、地下跑道均在不同时段免费开放。
省体育场资料片 宋文勇 摄
现已成为DSU级危房 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2日,记者在省体育场内看到,现场机器轰鸣,工人正在用钩机拆除看台。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5月,黑龙江省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发布的公告显示,省体育场被认定为DSU级危房。根据规定,DSU级是房屋安全性鉴定中的最高危险等级,说明建筑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立即采取加固或拆除措施。
记者在体育场内一幢建筑上看到的施工告示显示,为贯彻落实国家全民健身战略,推动体育事业发展,鉴于黑龙江省体育场存在设施陈旧、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为消除安全隐患,满足周边居民健身需求,该体育场已获批准进行拆除重建。按照施工进度,体育场将于2025年8月23日-2026年12月31日进行拆除重建工作。
采用“双轨制”设计思路 打造“专业+全民”运动场
采访中记者获悉,重建的新体育场总用地面积36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预计明年底完成重建。
重建的新体育场将打造现代化体育综合体,目前项目处于初步设计阶段,已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设计团队将平衡专业运动员训练需求与居民健身功能,采用“双轨制”设计思路,既保障竞技专业性,又让普通市民能享受顶级设施。
在功能布局上,项目兼顾专业与大众需求,优先满足省队、国家队训练需求的同时,配套运动场地、公共洗手间、休息区等居民健身设施,并规划夜间亮化工程。这种“专业+全民”的创新组合,预计建成后将成为哈尔滨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新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满足本区域内居民的健身需求,推广全民健身计划,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全民健身和基础体能训练的场所,大幅提升城市综合全民健身服务能力。
来源:新街派 生活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编 辑:王 莹
主 编:李 超
审 核:孙一奇
统 筹:马长庆
监 制: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