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满身驮着游客“心愿”的非遗香火龙,在丹霞山翻腾。随后,丹霞赤壁化身“巨幕”,用流光溢彩沿锦江河演绎万古丹霞的迷人故事,吸引中省市媒体、网络达人、省内及周边省摄影名家、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整县推进,仁化农文旅融合让丹霞IP“出圈”

丹霞山非遗香火龙吸引游客。王诚 摄

一场由祥源文旅集团建成的全国首个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主体的夜游产品,为游客营造身临其境的夜间体验,这是韶关仁化推进丹霞山片区省级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

去年来,仁化县以攻坚“百千万工程”为牵引,立足丹霞山是广东唯一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仁化县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优势,全域统筹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跃升,仁化县今年1-8月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9.9%、135.49%。

龙头引领

塑强丹霞山文旅产业集群

在丹霞山,总投资额达100亿元的祥源丹霞生态文旅综合体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围绕天上丹霞、水上丹霞、陆上丹霞和夜游丹霞四大主题产品,重塑景游一体的水陆空立体动线系统,丰富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文旅供给,打造集休闲度假、锦江夜游、低空旅游、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祥源丹霞文旅营销负责人王欣介绍。祥源丹霞文旅并非进行简单的开发,而是对景区及周边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与价值重塑。通过统一运营管理景区内游船、民宿、商业网点等资源,并推出涵盖核心项目的“一票通”服务,旨在提升游客体验深度与消费黏度。这一举措已带动景区二次消费占比显著提升至50%,有效增强游览便捷性与体验感。

整县推进,仁化农文旅融合让丹霞IP“出圈”

丹霞山非遗水上火舞。罗兆祥 摄

科技赋能正为这片亿年地貌注入新的活力。今年8月,全国首个以世界自然遗产为背景的“锦江夜游”项目正式运营,通过AR/VR、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将广府文化、禅意哲学与丹霞山水巧妙融合,打造出沉浸式夜间消费新场景,填补了丹霞山夜间经济旅游项目上的空白。与此同时,低空旅游领域取得突破,载人观光无人机成功试航,并与郴州莽山共同打造“飞阅南岭”低空文旅品牌,标志着丹霞山成为全国首个开辟“低空经济”航线的山岳型景区,形成了“水陆空”立体游览格局。

整县推进,仁化农文旅融合让丹霞IP“出圈”

《万古丹霞》锦江夜游场景。刘星宇 摄

与此同时,丹霞山与中国地质大学等国内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了8条丹霞山科普研学路线,丹霞山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今年1-8月,丹霞山景区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0.52%、158.44%。

业态创新

打造“丹霞+体育”户外运动目的地

在丹霞山东侧,仁化县盘活黄屋村新马屋、青湖塘村小组处存量建设用地约90亩,并租用周边200多亩连片土地,于今年3月引进总投资10亿元的国际飞碟射击训练中心项目。记者走访现场,看到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平前期工作,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靶场、宿舍楼等工程建设。

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旨在打造一座以国际飞碟射击训练中心为主体,辅以射箭、弹弓、运动健身、无人机飞行、考证、研学等为一体的体育训练综合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型飞碟射击运动场馆,吸引全国射击发烧友、运动员等群体聚集仁化,塑造“体育+培训+赛事”新业态。目前,仁化(国际飞碟射击训练中心)体育训练基地被中国射击协会列为全国职工射击竞赛活动联谊会唯一训练基地。

整县推进,仁化农文旅融合让丹霞IP“出圈”

国际飞碟射击训练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黄付养 摄

聚焦打造丹霞体育赛事,仁化县串联水上丹霞、阳元山、巴寨等景点以及夏富古村等,提升沿途驿站配套设施及周边环境,建成“广东最美旅游公路”阅丹公路,获评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以阅丹公路为主赛道,打造了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环丹霞山自行车赛、丹霞山马拉松赛等三大品牌赛事,擦亮“韶关户外运动天堂”的品牌形象,实现从“一场赛事”到“区域特色赛事IP”的转变。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入选广东省国内十大品牌赛事和广东省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整县推进,仁化农文旅融合让丹霞IP“出圈”

环丹霞山自行车赛。

强村富民

“文旅+”模式推动全域发展

近日,在丹霞山腹地的夏富古村,非遗“装故事”巡游、舞春牛、舞龙、剪纸、糍粑制作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夏富村绿美景观带、古榕树下、美丽庭院等地轮番上演,展现了“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成果和群众幸福生活。

整县推进,仁化农文旅融合让丹霞IP“出圈”

夏富村舞春牛。肖梅芳 摄

夏富村党支部书记李小良告诉记者,夏富村经过典型村建设,涌现了74个“四小园”、11个美丽庭院、9处古村绿美节点、13家民宿客栈,建成一条省级绿美乡村示范带,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6万元。夏富村凭借“地质+自然教育”创新模式入选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每逢节假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整县推进,仁化农文旅融合让丹霞IP“出圈”

夏富村“装故事”巡游。何乃战 摄

在丹霞山脚下的瑶塘新村,44家民宿客栈做足准备迎接国庆旅游黄金周,推出以自然生态、禅文化、音乐休闲等不同主题的活动,营造出“一院一主题、一户一故事”的特色院落氛围。瑶塘新村村长刘志彬介绍,瑶塘新村是广东特色民宿群之一,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目前,村里有2家国家乙级旅游民宿、2家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22家韶关市级乡村旅游星级民宿。

整县推进,仁化农文旅融合让丹霞IP“出圈”

瑶塘新村。

夏富村、瑶塘新村是仁化县推动景村融合的成功典范。以环丹片区6个典型镇、23个典型村建设为抓手,仁化县深化景村融合,完成农房风貌提升5043栋,建成“四小园”6471个、美丽庭院1600家,建成环丹霞山农房风貌管控示范带和夏富村乡村绿化景观带,打造了12条省级以上村美景美精品线路,推动环丹沿线镇村风貌“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提升,与丹霞山景区整体协调一致、相得益彰。

整县推进,仁化农文旅融合让丹霞IP“出圈”

夏富古村。

强村富民,产业融合是关键。仁化县积极塑造文旅+农业农村、+研学培训、+疗愈旅居等融合业态。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12个粤港澳菜篮子基地,大力发展茶文旅、柚文旅、竹文旅等,探索形成科学养身、山水养心等疗愈生态。

如今,农文旅融合的成果正惠及仁化乡村,全县109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达44.69万元,其中15个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乡村振兴的基底愈发坚实。

文字:谭玉玲 叶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