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联合国难民署发文表示,自去年12月前总统阿萨德倒台以来,已有100万叙利亚人回国。其中约41.9万人来自土耳其,33.4万人来自黎巴嫩,20.4万人来自约旦,3.7万人来自伊拉克,2.7万人来自埃及。

约35万叙利亚人已在首都大马士革和最大城市阿勒颇重新定居,约9.5万叙利亚人返回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

阿萨德倒台十个月 上百万难民返回叙利亚

叙利亚难民危机

叙利亚内战始于2011年,导致1300万叙利亚人流离失所,至少50万人丧生,约10万人失踪。一些难民曾乘小船横渡地中海逃往欧洲,数百人在此过程中丧生。随着难民尸体照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土耳其和部分欧洲国家因承接大量难民而不堪重负,叙利亚难民危机引起全球关注。

今年4月,约旦临床心理学家尤斯拉·凯拉尼曾赴叙利亚考察灾情。她表示,许多叙利亚人在邻国的难民营艰苦生活多年后,现在很高兴能重返家园。但她也指出,叙利亚的局势仍然不稳定。

凯拉尼说:“人们正在自行重建家园,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积蓄或借钱来翻修房屋。”

阿萨德倒台十个月 上百万难民返回叙利亚

叙利亚难民多从邻国返回叙利亚

联合国难民署叙利亚办事处发言人塞琳·施密特表示,那些带着行李重返叙利亚的人回到家后发现,他们的房屋已部分或完全损毁,他们只能住在临时避难所或亲戚家中,水电供应也受到限制。

施密特称,经过13年的内战,叙利亚境内遍布地雷和未爆弹药,危及返乡民众的生命安全。负责搜寻并销毁未爆弹药的机构“地雷咨询组织”6月表示,自阿萨德倒台以来,已有900多人因未爆弹药伤亡。

根据美国卡特中心2022年3月发布的报告,在阿萨德政权的轰炸行动中,可能有10万至30万枚弹药未能引爆,实际数量可能还要更高。地雷咨询组织将叙利亚描述为“世界上受地雷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国际救援委员会警告称,叙利亚国内局势依然极其严峻。

“阿萨德政府的倒台重新点燃了许多难民的返乡希望,他们终于可以返回家园,”国际救援委员会驻叙利亚国家主任胡安·加布里埃尔·韦尔斯表示,“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对大多数人来说,在目前的条件下返回家园,并不等同于安全、有尊严地返回,也不等同于获得永久居留保障。”

阿萨德倒台十个月 上百万难民返回叙利亚

2024年12月9日,叙利亚人在土耳其边境等待返回叙利亚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助理教授丹尼尔·马斯特森表示,尽管叙利亚部分地区可能显现出局势稳定的迹象,但整体在经济、民生和公共服务方面仍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他研究了叙利亚难民考虑返乡的条件,发现安全因素是人们做出决策的首要驱动力。

叙利亚政权领导人目前是艾哈迈德·沙拉,他曾领导基地组织前分支“沙姆解放组织”。美国政府此前一直将该组织列为恐怖组织,直到今年7月撤销这一认定。

沙拉曾用名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他誓言实行包容性执政方式并保护叙利亚宗教和少数民族的权利。但叙利亚今年发生的多起教派暴力事件——包括现政权政府军部分参与的叙利亚南部及沿海地区屠杀——使沙拉的承诺备受质疑。

阿萨德倒台十个月 上百万难民返回叙利亚

9月24日,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在纽约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

马斯特森表示,尽管阿萨德政权已经倒台,但许多人可能仍然对返回家园保持谨慎。他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安全,这因人而异。”

例如,居住在约旦的叙利亚人对返回靠近约旦的叙利亚城市德拉感到担忧,担心以色列可能控制德拉并在此扩张领土。以色列军队已对叙利亚境内发动了数百次空袭,并在叙利亚南部库奈特拉省建立基地、部署军队。同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下令对大马士革以南地区进行非军事化,声称此举是为了保护其边境。

尽管美国等国已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来帮助其重建,但许多限制仍然存在。流离失所的叙利亚人不得不权衡是否要回到一个经济已经崩溃的国家。

凯拉尼说:“我听过一些人说,‘也许留在土耳其比回去要好,回去后要花同样多的钱,却没有服务、没有电、缺乏儿童活动场所,基础设施也不完善。’”

凯拉尼表示,美国曾中断对外援助——这些资金本可用于支持返乡家庭,进一步加剧挑战。她称,尽管农村地区迫切需要援助,但一些组织不得不关闭在叙利亚农村地区的办事处,并将资源集中到大马士革和阿勒颇等主要城市。

“阿萨德政权去年12月倒台时,我们曾怀揣远大梦想,”凯拉尼说,“但当外国援助中断时,我们无法工作,什么都做不了。”

阿萨德倒台十个月 上百万难民返回叙利亚

6月20日,一位叙利亚母亲和她的女儿从黎巴嫩返回叙利亚

施密特表示,近1670万人(约占叙利亚总人口的90%)急需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显示,叙利亚境内仍有700多万人流离失所,另有450万人滞留海外。

凯拉尼指出,返回叙利亚的人群中包括许多寻找失踪亲人的家属,这些失踪者大多被关押在阿萨德政府的监狱中。尽管叙利亚内战各方都存在逮捕、强迫失踪和杀害囚犯的行为,但据叙利亚人权监督组织估计,多达85%的关押情况发生在阿萨德政府治理之下。

“我看到人们多年来一直遭受着系统性的精神创伤。他们中的许多人说,恐惧就像一场流行病,但现在我们不再恐惧,我们拥有了更美好的未来。”凯拉尼谈到她4月叙利亚之行时说,“叙利亚人民心怀希望,希望重建自己的国家,也希望重建彼此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