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土地改革进行到底,南海启航新征程。9月28日,南海区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表彰大会暨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会,全面回顾了南海作为全省首个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的实践成效,表彰一批在改革中奋勇争先的先进集体与个人,并锚定“再造一个新佛山”宏伟目标,部署新一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改革任务。
此次大会既是对南海近年土地改革“破局攻坚”的阶段性总结,更是推动全域整治再深化、农村改革再突破的动员令,为南海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全省土地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标杆样本。
“南海雄师”再获授旗,推动全域土地整治迈上新征程。 南方+ 孙景锋 拍摄
深耕试点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闯出“南海路径”
会上,南海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岑灼雄介绍了南海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农村改革实践与成效。
自2022年获批全省首个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以来,南海以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三类地”整治为核心,突破土地碎片化瓶颈,累计新增耕地约8000亩、腾退低效建设用地超1.4万亩、拆除改造村级工业园近2.6万亩、整备连片产业用地近2.5万亩,获国务院大督查奖励用地指标1000亩,“农地入市”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示范,房券、绿券纳入省“百千万工程”政策全省推广。
在改革探索中,南海构建起“全域统筹、多元协同、利益平衡”的整治体系。南海首先拓宽了全域整治内涵,将单一土地整治延伸至宅基地整理、物业集约经营、千亩产业园打造等领域,推动“单个项目”向“连片单元”升级。
里水、大沥、丹灶三镇获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先进集体表彰。 南方+ 孙景锋 拍摄
其次创新市场化机制,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改造权公开交易”“毛地腾退”等路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如全市首宗社会资本参与耕地恢复的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落地。
最后,南海健全耕地全过程管理,划定集中整治区,培育“百亩方、千亩方”连片耕地;同时推出“四券”制度平衡利益——地券首宗跨镇交易达4272万元,房券兑换产业保障房3.3万平方米,绿券复绿近千亩,金券推动融资5.24亿元,有效激发权属人与市场主体积极性。通过探索,南海最终形成“南海全域+连片产业用地整备”“全域+生态保护修复”等7种模式,为不同类型土地整治提供“定制化方案”。
整治成效更体现在城产人文的协同升级上。在产业空间方面,南海连续三年每年供应产业用地超6000亩,当中75%来自存量用地,建设产业保障房228万平方米,打造狮山新材料万亩产业园等载体,支撑招商引资签约额连续三年超千亿元,战新项目占比约七成。
农业发展方面,全区划定19.35万亩农业产保区,集约农用地4万亩,引入智鼎农业、大峰水产等50优质农业项目,“一花一鱼一菜一种”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
生态品质方面,复垦复绿1.4万亩,建成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空间,金沙岛生态产品总值较整治前增长40%,新增绿地200万平方米、城市公园191个;文化赋能方面,盘活旧厂房、旧村屋等26.5万平方米闲置低效物业,培育328个低成本文化空间,里水镇“水乡花园”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松塘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谋篇新局
“南海雄师”再获授旗,奋进下个三年计划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会议也明确了南海新一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线图”。区自然资源分局局长潘希明解读了《南海区新一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计划(2025-2028年)》。接下来,南海将从三方面发力,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位再进阶:巩固试点成果,优化“1+4+4”政策体系,如地券改为区统一公开交易、房券扩展至收益保障物业,同时完善耕地集中区基础设施、建立产业园区准入退出机制;推进“三线”优化调整,优先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保障佛北战新产业园等重点用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等。
此外,南海还将强化组织、资金、制度、监督“四大保障”,整合涉农资金与专项债,建立“月通报、季总结”监管机制,确保改革落地。
“改革发展只争朝夕、唯有奋进。我们要咬定目标、全力攻坚,坚决完成改革硬任务、啃下改革硬骨头。”南海区区长王勇号召全区上下弘扬“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打必胜”的雄师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推进改革。据悉,当前南海新型城乡社区建设7个试点已全面铺开,大沥沙溪项目率先动工;集体经济“分润模式”新增23个项目,10个已签约;14个集体资金参与全域整治项目完成投资2.45亿元。站在新起点,南海正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动农村改革“再出发”。
为进一步分享改革经验,凝聚改革全力,会上,4名来自区直部门、企业、镇街和村居的先进代表进行了发言,分享一线攻坚经验和改革路径,展现“区镇村协同、政企群联动”的良好格局。
为了让改革精神可传承,会议发布“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学路线”,该路线将作为党校培训实景课堂,引导党员干部体悟“敢饮头啖汤”精神;同步启动100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革项目,以项目化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取得的成效,离不开全体“南海雄师”的奋斗与努力。会上对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以榜样力量激发全员奋进热情。
活动现场对一批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南方+ 孙景锋 拍摄
随后举行的南海雄师农村改革授旗仪式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为区委办(区府办)、区农业农村局等区直部门,以及7个镇街代表授旗,象征南海上下“扛旗争先、勇闯难关”的决心。
再启新程
以“归零心态”让改革旗帜高高飘扬
“改革是南海的根和魂,再饮农村改革‘头啖汤’,必须勇立潮头、系统攻坚、上下同欲!”顾耀辉在讲话中强调,南海农村改革要锚定四大方向,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支撑。
顾耀辉指出,44年前《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农村学南海”,如今南海要以“归零心态”再出发,让农村改革旗帜在新时代高高飘扬。接下来要聚焦全域整治核心,解决“地从哪里来”“人往哪里聚”“钱从哪里筹”“土地如何用”四大问题,同时推进“无闲旺地”行动。对于如何推动改革系统突破开新局,顾耀辉提出要从三方面发力:要推动集体经济转型,推广“分润模式”“强村公司”,支持61家强村公司拓展业务,探索村集体产业投资基金,力争2027年培育70条“亿元村”;放大文化优势,实施“一村一史一志”工程,培育农文旅新业态,办好大地艺术节、“南海龙超”等活动,以文化凝聚人心;夯实基层治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全域推广“创熟”模式,探索“空天地”一体化治理,推动治理增效与产业培育互促。
最后,顾耀辉强调要压实“区统筹、镇主战、村落实”责任,鼓励基层试错,健全改革闭环管理,凝聚政企社各方合力,讲好南海改革故事。
对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革取得的成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副处长苏西超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南海作为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先行者,探索的“四券”制度、利益平衡机制等经验值得全省推广;他要求南海下一步要坚持落实规划,注重融合联动,构建走在前面的空间规划;坚持腾空间,注重建新拆旧,推动城镇、村庄布局优化;坚持稳耕地,注重适度流转,构建良田比较集中的农业布局;坚持兴产业,注重节地提质,推动“地”和“产”统筹起来;坚持优生态,注重山海贯通,构建生态健康优美的新局面;坚持强活力,注重系统集成,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佛山市副市长乔羽强调,南海要以“三个聚焦”推动改革再升级:一是纵深推进全域整治,创新“四券”“永农调整”等机制,盘活存量土地,提速新型城乡社区建设,以土地之变引领发展全局之变;二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将“思想再搞活、土地再盘活”等“六个活”思路转化为具体项目,推动集体经济从“收租人”向“经营者”转变,以民为本拓展共同富裕路径;三是建好环两江先行区,发挥南海西部三镇、狮山镇协同区的产业与生态优势,在产业创新、人文引领、生态赋能上作示范,以一域突围带动佛山全域突破。
采写:南方+记者 孙景锋
通讯员 区整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