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武警)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当舞台灯光照亮军营礼堂
情景剧的幕布缓缓拉开
武警呼和浩特支队
“剧传红韵、歌颂初心”
文艺情景课
暨红歌合唱比赛拉开帷幕
官兵们自编自演
将经典红歌与情景表演
深度融合
让红色历史
从歌词中走出
在舞台上重现
《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旋律尚未响起
舞台上已铺开
“山林游击”的场景
官兵们身着粗布军装
手持“步枪”在“树林”间穿梭
时而俯身隐蔽
时而传递“情报”
当“我们都是神枪手”歌声响起
演员们配合歌词
完成“伏击”“冲锋”动作
歌声的明快
与情景的紧张完美契合
《太行山上》
《太行山上》一开场
就将观众带入
“保卫太行”的战场
战士们手持“大刀”“土枪”
在“烽火”中列阵
背后是巍峨的太行山剪影
歌声的激昂
与情景的悲壮交织
生动还原了
八路军将士扎根太行
浴血抗敌的英雄画卷
《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切换至“盛世图景”
演员们模拟“站岗巡逻”
的挺拔姿态
背景大屏展现
天安门、高铁、港珠澳大桥
等标志性画面
合唱官兵与舞台演员
一同挥动小国旗
歌声里的自豪
与情景中的繁荣
相互映衬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表演中
比赛走向高潮
英烈群像的情景表演直击人心
扮演黄继光的官兵
在“炮火”中
奋力扑向“敌人地堡”
邱少云的扮演者
趴在“茅草”上
即便“火焰”燃烧身体
仍纹丝不动
牛宝才“用身体接通电话线”
薛志高“背着战友冲锋”
王合良“失明后仍坚持战斗”
场景一一呈现
当“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的歌声响起
深情合唱与英烈情景重叠
台下不少官兵眼眶泛红
掌声与哽咽声交织
成为全场最动人的瞬间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侧重展现“家国温情”
舞台一侧
演员模拟“家乡稻田”中
母亲送子参军的场景
另一侧
合唱团队以温柔嗓音
唱出“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歌声中的眷恋
与情景中的牵挂
相互呼应
让“家国”二字
既有山河之壮美
亦具亲情之温暖
细腻的情感
打动在场每一个人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聚焦“新时代强军征程”
演员们演示
“战术训练”等军事课目
动作干净利落
合唱团队以嘹亮歌声唱出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歌声中的信念
与情景中的强军实践
相互映照
传递出“我与祖国共奋进”
的强烈共鸣
现场氛围昂扬向上
《青春强军之光》
某大队原创歌曲
《青春强军之光》
结合支队党委
“荣誉规范标准状态”
八字方针
展现该部队在
贯彻落实中的经验做法
体现官兵矢志跟党
奋发作为的精神状态
《当那一天来临》
《当那一天来临》
作为压轴节目
实现情景与实战
的无缝衔接
演员穿戴抢险救援装具
模拟“紧急集合”
“奔赴战场”流程
口令声脚步声与旋律
紧密配合
合唱团队高唱
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
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
演员眼神坚定姿态挺拔
生动诠释了
武警官兵的使命担当
为整场活动划上震撼句点
这场文艺情景课暨合唱比赛
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
更是一堂
沉浸式红色教育课
官兵借助
“情景+合唱”的形式
让红色历史真正“活”起来
使红色精神融入血脉
令“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在歌声与场景交织中
愈发坚定
供稿:呼和浩特支队 王斐、柴宇轩、吴佩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