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海事)
中秋遇国庆
水上出行安全先 “上岸”
想你的风吹到了海上
HOLIDAY
S
N
专属指南
HOLIDAY
@所有人
{水上出行安全}指南
请注意查收
“国庆带娃坐游船,
刚开船就发现救生衣扣不上?”
“江边看潮想拍照,
手刚伸出去就被浪打了个趔趄?”
双节水上出行,
开心背后藏着不少 “隐形坑”。
别慌!!
海事部门整理了
3 类真实场景 + 避坑技巧,
看完这篇,
不管是带娃乘船、
江边散步还是出海观光,
都能安心又省心~
“看摸问查” 四步
看一眼船身:
找 “名字” 和 “小牌子”
避坑点:没有清晰船名(像人没身份证)、乘客定额牌模糊的船,再便宜也别上!
摸一下救生衣:
捏捏 “肚子” 鼓不鼓
避坑点:救生衣轻飘飘、没弹性?可能是过期泡沫!船用救生衣浮力大于113N,儿童款必须有 “小腰带”(防止滑落)。
问一句船员:
“今天能开吗?”
避坑点:遇到船员含糊说 “没事,就一点浪”,果断下车!台风、暴雨前,正规船只会主动停航(台风外围的 “旋转浪” 能把普通游船掀翻,别赌运气)。
查一下甲板:
有没有 “怪东西”
避坑点:甲板堆满汽油桶、鞭炮箱?赶紧走!船舶密闭空间里,火灾时热量积聚快,烟雾扩散迅速,人员疏散和灭火操作难度显著高于陆地。
带娃乘船
“3 个细节”
这些 “常识” 其实是误区!
1.误区:给娃穿成人救生衣,凑活一下就行。
真相:成人救生衣浮力太大,会把孩子 “掀” 得脸朝下!正确选儿童款:要到腰部、有颈托(防止仰头溺水),最好是泡沫的(避免孩子误按放气阀)。
2.误区:孩子在船舱里,不用盯着。
真相:船舶颠簸时,孩子跑两步就可能摔向护栏!正确做法:全程牵手,甲板活动时让孩子站在你和船体中间(远离舷边),别让娃碰救生圈(误丢会影响应急)。
3.误区:穿了救生衣,落水也不怕。
真相:救生衣不是 “万能圈”!教孩子一个 “救命姿势”:屈膝抱胸(像抱小玩偶),别挣扎(越动沉得越快),大声喊 “救命” 时要抬头换气。
记口诀就行
突发事件
“自救指南”
着火了:捂鼻弯腰找出口
湿毛巾捂口鼻,弯腰走上风(烟雾往上飘,弯腰能少吸毒),别跳船(船再烧也比水里安全,除非船要沉)。
船撞了:抓稳别乱跑
双手抓固定物(栏杆、座椅),远离碰撞侧(船身可能变形挤压),听船员指挥弃船时,跳船要离船身 2 米远(避开沉船漩涡)。
掉水里:抓物抱胸等救援
先抓漂浮物(木板、空矿泉水桶都能用),再抱胸屈膝(减少热量流失,冷水里能多活 1 倍时间),见救生员别抱腿(会把对方拖下水)。
关键提醒
遇到危险立即拨 12395,
要说清 3 件事:
① 在哪(比如 “XX 大桥下游 500 米”,别说 “在江中间”);
② 出啥事(“船漏水了”“有人掉水里了”);
③ 多少人(尤其是孩子数量)。
小技巧:提前在手机里存好乘船地点的定位,报警时直接发过去。
双节出行,
不管是看江景还是赶海,
多花 1 分钟检查、
多教孩子一个小技巧,
让团圆更踏实。
来源|温州海事局
责编|管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