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

是出行游玩、探亲访友的高峰期

但也面临一些安全风险

如外伤出血、急性腹泻、毒虫叮咬等

掌握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法

能在意外发生时最大限度降低伤害

我们梳理了三大类常见意外的应对要点

为您的假期安全保驾护航

01

外伤出血

夏秋季衣物单薄,受伤后易出现皮肤破损、出血,严重时还可能伴随骨折,甚至因骨折移位形成开放性伤口,加重伤情。现场的正确处置对后续治疗至关重要,既能减少失血、降低感染风险,也能避免骨折部位二次损伤。

伤口流血较多时,如果伤口处没有异物,应立即止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三种:

1

直接压迫法

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覆盖伤口,持续按压10~15分钟。按压期间切勿频繁松开查看,以免破坏正在形成的血块。同时将受伤肢体抬高,以减少血流速度。

2

加压包扎法

多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材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的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3

止血带法

若无法通过直接压迫止血,可以使用止血带,但需注意不要过紧,以免损伤周围组织。

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止血带绕扎标准部位,在上肢对应为上臂中上1/3,在下肢对应大腿中上1/3。如急救现场无止血带,可使用衣服、床单等较宽大的物品代替,不可使用无弹性细绳等物品,以免损伤下方的皮肤。

成功止血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条、毛巾固定伤口,包裹整个伤口区域,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假期安全不“掉链”!出血、腹泻、虫咬这样处理

注意:当伤处存在异物时,禁止在急救现场拔出异物或者调整异物方向,如异物较大,应用无菌敷料、棉垫或干净毛巾、布块等挤靠住异物使其无法活动,然后用绷带加压固定。

02

急性腹泻

假期聚餐频繁,饮食油腻、食材不新鲜或卫生不佳易引发急性腹泻。其典型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的频率,粪质稀薄,含水量增加,可伴有腹痛、肠鸣等症状,通常起病急骤,病程不超过3周。

假期安全不“掉链”!出血、腹泻、虫咬这样处理

应对方法

第一,饮食调整。

腹泻期间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馒头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豆类等),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应避免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可选择不含乳糖的替代品。

第二,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腹泻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的剂量用温水冲服饮用,以预防和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如因剧烈呕吐无法经口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应尽快就医。

假期安全不“掉链”!出血、腹泻、虫咬这样处理

第三,药物治疗。

家中可以常备蒙脱石散、黄连素等药物。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可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

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反而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加重病情。

此外,可适当使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以帮助肠道正常菌群恢复。

03

毒虫叮咬

夏秋季,各种虫子活跃,接触或处置不当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遇到红火蚁、隐翅虫、蜂类、蜱虫等毒虫,需牢记“不随意拍、不硬拔、科学处理”的原则。

假期安全不“掉链”!出血、腹泻、虫咬这样处理

红火蚁

立即去除身上的红火蚁。被红火蚁叮咬后,可用盐水或肥皂水清洗患处,涂抹皮质类固醇类药膏缓解症状。切忌抠破水泡,以免引发感染。一旦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应立即就诊。

隐翅虫

如果发现隐翅虫落在身上,轻轻吹走或用物品(纸张)将其拨落。

如果皮肤接触到隐翅虫体内的毒液,应尽快用肥皂水冲洗沾染部位,冲掉毒液,从而减轻灼伤感。严重者要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抗感染或抗过敏治疗。

蜂类

遇到蜂类攻击,不要试图拍打。因为它们会在死亡前释放信息素,把同伴引来继续攻击。此时,应尽量保持镇定,用衣物等保护头颈部,迅速且安静地撤离现场,距离至少100米。

若被蜜蜂蜇伤,其毒刺(带倒钩)通常会留在皮肤内。应尽快用卡片(如银行卡)或指甲沿皮肤表面平行方向刮除毒刺,避免挤压毒囊。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冷敷可减轻肿痛。留意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全身皮疹、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就医。

蜱虫

可用尖头镊子尽可能贴近皮肤表面,垂直、稳定、均匀用力向上拔出蜱虫。避免扭转或者猛拉。在被蜱虫叮咬处的周围涂抹一些化学物质(如酒精、氯仿、松节油),可以让蜱虫松口,自行脱落;

也可以在蜱虫身体、头部外厚涂液体石蜡、凡士林,使蜱虫窒息松口。移除蜱虫后,用碘酒或者酒精彻底消毒叮咬处和双手。同时,尽快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叮咬部位有刺、口器等异物不易拔除。

叮咬部位在唇部、眼睑、喉部等特殊部位。

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抽搐等症状,怀疑感染虫媒传染病。

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如全身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喘息、呕吐、低血压、意识丧失等。

出现剧烈皮肤反应,如叮咬部位红、肿、热、痛,或伴有剧烈瘙痒。

假期安全无小事

掌握这些应急知识

能为您和家人增添一份保障

遇到意外时保持冷静、科学处置

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才能让假期既愉快又安心

假期安全不“掉链”!出血、腹泻、虫咬这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