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名
新首富背后是新经济的活力
多个省份首富换人。从新晋首富的年龄来看,最小的是王宁(38岁),其次是陈天石(40岁)。范代娣今年59岁,朱义今年61岁。从行业财富起伏来看,这些新晋富豪来自生物医药、潮玩、AI芯片行业。这些都是2025年资本市场追逐的热门赛道。被超越的“首富”们则来自生猪养殖、游戏、太阳能硅片和组件行业。——首先,要明确一点,如今的首富和以前的,还有所不同,以前实业为主,基本上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如今是上市公司的市值计算,有不少都是虚拟经济的一种财富,从理论来说,其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财富,至少需要兑现股份后才能算,还是有一些差别。
如今首富更迭,也是源于时代因素下,股市方面对相关行业估值和炒作带来的变化。实际上,钱是赚不完的,但是什么都做,就是在跟所有人竞争,最终会毁了自己。一个人的命运,既要看个人奋斗,更要看历史进程。改革开放,80年代做生意很赚,几万几万的赚,但普通家庭赚钱后没多买房的,后面基本都拉了,因为90年代通胀太厉害。
90年代那批企业家。很多都是借着下岗潮那次低价吃国有资产,厂房土地机器矿山,包括现在有名有姓的那些,去挖第一桶金大多来自这个。00年福利分房尾巴,能在一线城市分房,或者低价买自建房,位置对了可能上千万,还有城镇化拆迁。然后是互联网大厂崛起的年份,随着这些过去,如今是新一轮财富周期的酝酿,都看到了是人工智能,但真正赚钱的廖廖,噱头大。
出海是一种发展的必然阶段
新首富也大多数是享受了出海的红利。出海是科技变现的载体,人工智能也好,芯片也罢,最终都是要造到手机,汽车里面变成一个消费品,让消费者去购买,所以又回到内卷和品牌出海。我们投入这么多资源,最后还是要应用到产生更多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全球化这个事情,过去我们把低端加工制造卖给外国,再到逐渐我们去外国投资盖厂,再到品牌国际化,倒推中国未来的升级变化,这是中国品牌出海的必然路径。
内卷有很多的方式,我们看到美科技股有一种内卷是相互投资,相互促进,推动行业,蛋糕做大,大家都有饭吃。这个思路,我们能行吗?假如我们不是外卖大战,假如我们不是想着卷死对方,最终全行业亏损,而是我们企业之间相互持股,推动行业前行,都能受益,是不是也是一种思路呢。当然,这个前提是信任,毕竟一旦有人破坏规矩,那就会让整个行业失去信用了,这也不能一厢情愿。
消费未来如何转型?
从影视角度来说,还是大有可为的。历史上火爆的电影分两种:(1)视觉奇观、(2)与我有关(引发观众共鸣)。哪吒能如此爆火的原因:节奏快(研究短视频)、内容好,引起共鸣,突破了传统人群,就是破圈。开心麻花很厉害:舞台剧是研发中心,而这个研发中心,还是个利润中心。研发同时还能产生利润。舞台剧验证之后再搬上影院。
而我们注意看电影的人群分两种:(1)男女,(2)女女(很少有几个男的一起去看电影,所以如何取悦女影迷是关键了)。影院数据说话:首周票房很重要(后面会直接影响排片,在如今的机制,排片率决定了最终票房)。日本电影历史票房排行前十部,八部是动画,我们的哪吒今年很厉害,会不会以后这方面也会引来更多的影视投资。
数据显示,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从2022年6月末的8.07亿张减至2025年6月末的7.15亿张,信用卡三年蒸发9200万张,仅2024年,就有4000万张从市场上悄然消失。——这背后是有两个因素:第一,的确信用卡逾期后利息计算是很苛刻的,这个有点像以前地主房贷似得,利滚利,杨白劳的例子最形象。第二,就是一定不要超前消费,那样就是负债,是在掏空钱包,甚至是以后的钱包,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阻碍财富堆积的不同阶段与应对:
1万元 | 生存保障期
挑战:消费诱惑(新款手机、奢侈品)
策略:工资到账立即存20%,优先攒够3-6个月应急金(如月支出5000元需攒1.5万-3万),拒绝购买贬值品。
10万元 | 伪中产陷阱期
挑战:轻奢消费(贷款买车等)
数据对比:20万的车年贬值约2.4万,同等资金理财年收益约5000元(年化2.5%)。
策略:将购车/轻奢预算转为技能投资(如学Excel、剪辑)。
30万元 | 理财焦虑期
挑战:易被高收益收割(炒股、虚拟货币)
策略:90%资金配置国债/定存,10%低风险试错(指数基金定投),警惕“通货膨胀焦虑”。
100万元 | 人性试炼期
挑战:亲友借钱、人情绑架
拐点策略:劳动收入增长见顶,转向被动收入系统(如二线小公寓收租、REITs、高股息股),目标覆盖50%生活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