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来源:中央气象台网站)

  来源:中央气象台网站

  10月陕晋等地连阴雨风险较高 湘赣需防范秋播期缺墒干旱

  一、9月天气概述

  9月,全国平均气温18℃,较常年同期偏高1.3℃;其中东北地区、江淮大部、江南大部及黔渝地区偏高2~4℃,江南东北部偏高4~6℃;江南大部日最高气温≥35℃日数有10~2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8~15天(图1)。全国平均降水量83.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0.4毫米;大部农区出现50~250毫米降水,陕西南部、山东南部、河南大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华南南部等地降水量有250~600毫米,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东南部和西北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华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4倍;甘肃中北部、黑龙江南部、吉林西部、河北中北部、湖南中南部和江西中西部等地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图2)。全国平均日照时数191.3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10.1小时;其中黄淮大部、江淮大部、江汉、四川盆地东北部等地偏少3~8成,江南东南部、贵州部分地区偏多3~5成,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图3)。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图1全国气温距平及日最高气温≥35℃天数图(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图2全国降水量及降水距平百分率图(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图3 全国日照时数及日照距平百分率图(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

  二、9月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东北地区光温水条件匹配较好,初霜期偏晚,利于秋收作物充分灌浆成熟。月内平均气温明显偏高,农区最低气温普遍在4℃以上,日照时数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利于春玉米、大豆、一季稻等秋收作物灌浆成熟和收获晾晒。内蒙古兴安盟和呼伦贝尔、黑龙江大兴安岭北部初霜冻日期较常年偏晚,且霜冻出现区域为非主要农区,对农作物正常灌浆成熟无明显不利影响。13-14日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北部和东部出现较强降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农田土壤过湿,局地出现短时渍涝、玉米等高秆作物倒伏,但影响范围有限。

  华北大部、黄淮东部和西北地区大部水热条件利于作物产量形成,豫陕晋等地多雨影响秋收。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大部墒情适宜或略偏湿,利于玉米、大豆等后期产量形成。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和南部秋雨特征突出,充沛的降水有效增加了土壤水分,陕西南部、河南等地旱情缓解;但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大部、山东南部等地降水偏多1~4倍,降水日数有14~24天,较常年同期偏多8~14天,降水过程主要为9月2-5日、10-12日、15-17日和18-22日,且强降水落区重叠度高、局地极端性强,导致陕西、河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农田渍涝(图4),日照偏少3~8成,不利玉米、大豆、花生等充分灌浆,已成熟地块农机下地作业受阻,影响秋收作物收获晾晒,局地倒伏玉米出现穗发芽现象,河南、陕西、山西秋收进度偏慢。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害监测结果

  南方大部光热充足,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江南高温不利经济林果品质提升。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4℃,日照时数正常或略偏多,光热充足利于晚稻生长发育和玉米灌浆成熟。江南大部≥35℃高温日数有10~20天,灌溉条件偏差地区一季稻开花灌浆、棉桃发育受到一定影响,晴热高温天气也影响经济林果果实膨大,浙江柑橘日灼现象持续(图5左),江西局地油茶出现死苗、裂果,不利产量和品质提升。18-26日湖南北部和中部、18-23日湖北江汉平原大部出现轻度、局地中至重度“寒露风”天气,但9成以上晚稻已齐穗,仅少部分播种迟、处于抽穗期的晚稻授粉受阻。湖北中西部、四川东部等地出现轻至中度、局地重度连阴雨,不利作物成熟收晒,秋收进程同比偏慢。台风“塔巴”、“米娜”、“桦加沙”和“博罗依”给华南带来充沛降水,利于库塘蓄水,但强风雨导致沿海地区农田积水(图5右),高秆作物出现机械损伤或倒伏、果树折枝落果,农渔业设施受损,广东部分地区稻飞虱等病虫害偏重发生。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1. 一季稻

  截至9月末,东北地区、江汉和西南地区一季稻处于成熟收获期,江淮和江南东部处于抽穗至乳熟期,部分进入成熟期。

  播种以来,东北、江淮、江汉、江南、西南一季稻产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分别偏高1.5℃、1.9℃、1.9℃、1.9℃、1.4℃;降水量分别为568.2毫米、845.0毫米、827.3毫米、850.5毫米、962.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分别偏多6.6%、15.4%、22.0%、5.7%和7.3%;日照时数分别为1265.3小时、936.4小时、949.4小时、851.2小时、963.4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产区偏少6.1%,江南和西南产区分别偏多4.8%和10.4%,江淮、江汉产区接近常年。

  播种以来,全国一季稻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86,略高于近五年平均、略低于上年同期,适宜度等级为适宜。其中,9月全国一季稻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88,比近五年平均、上年同期分别高0.04和0.05,适宜度等级为非常适宜(图6)。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2. 玉米

  截至9月末,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大部春玉米处于乳熟至成熟期,西南地区大部已收获;华北、黄淮、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大部夏玉米处于乳熟至成熟期,西南地区大部已收获。

  播种以来,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中东部、新疆、黄淮、西南玉米产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分别偏高1.4℃、1.6℃、1.6℃、2.0℃、2.2℃、1.1℃;降水量分别为517.7毫米、540.1毫米、454.6毫米、71.9毫米、619.4毫米、975.4毫米,其中新疆产区较常年偏少27.6%,其余产区较常年偏多3.5%,华北、黄淮产区分别偏多26.5%、22.0%;日照时数分别为1169.9小时、1152.7小时、1043.3小时、1400.0小时、764.6小时、985.7小时,除西南产区较常年偏多5.8%外,其余产区较常年偏少0.2%~7.3%。

  播种以来,全国玉米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76,比上年同期高0.03、比近五年平均高0.02,适宜度等级为非常适宜。其中,9月全国玉米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74,略高于上年同期、比近五年平均高0.06,适宜度等级为非常适宜(图7)。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3. 大豆

  截至9月末,东北地区大豆处于成熟期,华北、黄淮和江淮等地处于鼓粒成熟期。

  播种以来,东北地区、华北、江淮、黄淮大豆产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分别偏高1.5℃、1.8℃、2.2℃、2.2℃;降水量分别为501.1毫米、476.7毫米、873.4毫米、609.1毫米,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多3.2%、33.0%、52.7%、25.8%;日照时数分别为1100.0小时、717.0小时、671.2小时、699.3小时,东北、华北、江淮产区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少3.8%、7.4%、1.2%,黄淮产区偏多0.8%。

  播种以来,全国大豆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72,比上年同期高0.03、比近五年平均低0.02,适宜度等级为适宜。其中,9月全国大豆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70,比上年同期高0.14,与五年同期持平,适宜度等级为适宜(图8)。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4. 棉花

  截至9月末,全国棉花产区大部处于吐絮盛期,新疆局地停止生长。

  播种以来,新疆、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西北地区中东部棉花产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分别偏高2.0℃、1.9℃、2.3℃、1.9℃、1.9℃、1.9℃、2.2℃。新疆、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西北地区中东部降水量分别为81.5毫米、498.3毫米、677.1毫米、866.0毫米、826.7毫米、918.5毫米、578.3毫米,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西北地区中东部产区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多14.5%、12.7%、13.0%、22.1%、4.5%、6.9%,新疆偏少25.3%;日照时数分别为1542.0小时、1223.3小时、1184.5小时、998.6小时、950.0小时、955.0小时、1099.2小时,新疆、华北产区较常年分别偏少7.5%、1.4%,江淮和江汉接近常年,黄淮、江南、西北地区中东部较常年分别偏多3.8%、3.8%、4.8%。

  播种以来,全国棉花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53,比上年同期、近五年平均分别低0.04和0.07,适宜度等级为较不适宜。其中,9月全国棉花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52,比上年同期、近五年平均分别低0.03和0.11,适宜度等级为较不适宜(图9)。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5. 晚稻

  截至9月末,江南和华南大部晚稻处于抽穗至乳熟期,发育期大部接近常年。

  播种以来,江南、华南晚稻产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分别偏高2.1℃、0.4℃;降水量分别为522.1毫米、716.6毫米,江南产区较常年偏少3.7%,华南产区较常年偏多23.8%;日照时数分别为658.8小时、501.6小时,江南产区较常年偏多7.1%、华南偏少1.3%。

  播种以来,全国晚稻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93,比近五年平均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06和0.09,适宜度等级为适宜。其中,9月全国晚稻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90,与近五年平均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03,适宜度等级为适宜(图10)。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

  四、10月天气影响预估及建议

  预计10月,东北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多晴好天气利于秋收作物成熟收晒。华北西部、黄淮西北部、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连阴雨和农田渍涝风险较高,影响秋收,也不利冬小麦适时播种,需抓住晴好天气或降雨间隙抢收成熟秋粮,及时烘干、确保颗粒归仓;土壤过湿地区及时散墒,保证冬小麦适时播种。华北东部、黄淮东部和南部降水正常或略偏多,利于农田增墒,注意及时腾茬整地,趁墒播种冬小麦。

  预计10月,江淮、江汉、江南大部气温正常或偏高,降水偏少,利于一季稻、棉花等作物成熟收获晾晒,以及晚稻抽穗灌浆和乳熟成熟;湖南、江西等地降水量偏少2~5成,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不利油菜播种,需做好防旱抗旱工作,保障秋播正常进行。华南大部水热条件对晚稻和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有利,南部降水偏多,有1~2个热带气旋影响沿海地区,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防范农田渍涝和风灾。西南地区气温偏高,降水正常或略偏少,气象条件总体利于秋收扫尾和秋种(图11)。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月报(2025年10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