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10月8日起,通州迎来了汛后强降雨天气,据区气象台数据:10月8日4时至9日20时,通州平均降水量74.8毫米,已达暴雨级别。
面对雨情
副中心如何积极应对?
一起来看
北运河平稳泄水
此次强降雨,北运河干流出现明显涨水过程。为保障河道平稳泄水,北运河管理处及时联合调度主河道上下游各闸坝,充分利用北关分洪闸向运潮减河分泄洪水,使上游来水平稳下泄,有力保障了中心城区和副中心防洪排涝安全。
全区“海绵”喝饱水
在这场连绵秋雨中,城市副中心229个海绵城市项目“喝饱”了雨水。
区海绵办数据显示,副中心试点区各排水分区总计产流量31.02万立方米。其中27.43万立方米被源头海绵设施有效滞蓄,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8.4%,远超设计预期目标。
经过系统建设,副中心已形成覆盖全域的雨水管理网络,累计建成229项海绵工程,涉及行政办公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重点区域。这些设施类型多样,包括防涝泵站、生态公园、老旧小区改造等。
其中,今年新投入运行的玉带河大街防涝泵站表现尤为亮眼,配备11600立方米蓄水净化池,排涝能力达26立方米/秒,可抵御50年一遇暴雨。其采用的硅砂蜂巢技术,可实现雨水净化回用。
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千亩绿地通过下沉式设计、植草沟等生态措施,成功吸纳85%降雨量,此次降雨期间蓄水超3万立方米。
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区域构建了生态排水体系,通过设置下沉式绿地、铺设透水铺装、设置与绿心公园连通的运河故道景观水系等,建成一套滞蓄消纳、生态排水的雨水排除系统和自然河道系统,实现雨水消纳。
刚完工不久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屋顶花园,也是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处缩影。屋顶铺装采用透水砖,透水系数能达到0.01cm/s以上,雨水落到上面,能快速渗透下去。
副中心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目前已达41.79平方公里,占建成区49.13%。到2030年海绵城市达标比例将提升至80%。
3000多名环卫工人
守护城市整洁通畅
“您慢走,这边水刚推干净,小心脚下!”昨天14时,环球影城入口的雨还淅淅沥沥下着,通州京环环卫工张师傅用袖子抹掉脸上的雨水,叮嘱正要入园的游客。
此时的北京,正遭遇10月同期少见的连续秋雨,而在环球影城周边路段,像张师傅这样的“橙色身影”就没断过,他们用坚守在雨幕中筑起了一道守护出行的“橙色防线”。
午后,雨势再度加大,张师傅和同事们立刻投入“战斗”,他们两人一组、手持推水板并排推水,积水顺着推水板流向雨水口,溅起的水花打湿裤腿,却无人停下。
这场秋雨虽总体平缓,但累计雨量大,给环卫作业带来不小挑战。通州京环公司结合环球影城景区特点,专门调配应急队,携带推水板、抽水泵等设备,实行“雨前清掏、雨中巡查、雨后推水”的24小时作业模式,确保景区周边道路无明显积水,保障游客出行安全顺畅。
不止环球影城周边,全区3000余名环卫人员均坚守防汛一线,守护城市整洁与通畅。通过视频监控与现场巡查结合,环卫中心对重点道路进行实时排查,发现积水后立即调度专业人员处置。环卫作业单位同步开展推水作业与雨水箅子清掏,确保路面畅通。
截至发稿前,针对10月8日夜间至9日的降雨,全区各环卫作业单位共计出动推水作业人员3319人,重点清理主要路段、医院周边、学校周边等易积水点位。另有466人、189辆作业车辆备勤,全力保障降雨期间道路无积水。
风雨中为孤老送热饭
“阿姨,午饭我给您送过去吧。”十一假期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中仓街道悟仙观养老驿站站长吴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辖区内的老人们确定好送餐情况。
“平时每天大约有100位老人到驿站打饭,我会在微信群里先确定好当天需要送餐的人数,厨房出餐后就尽快把饭菜给送过去。 特别是下雨天出门不方便,一定要让有需要的老人都能够及时吃上热热乎乎的饭菜。”吴丹说。
中午10点半,食堂将6份老人的午餐装好,吴丹也披上雨衣出发了。她骑着电动车在雨中穿街过巷,一直忙到12点半,为老人们送去热腾腾的饭菜。
交警雨中全方位巡控
夜幕深沉,雨点敲打着巡逻车的车窗。自10月8日下午开始,这支无声的车队,如同城市的“守夜人”,在雨中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巡控。
“我们的重点,是排查降雨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为上班高峰提前做好准备。”通州交通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交警们细致扫过每一条街道,路面积水是否过深?井盖是否移位、丢失?交通护栏、标志牌是否完好?信号灯运行是否正常?
幸运的是,在整个后半夜的严密巡查中,管界内未出现严重的积水和设施异常情况。这份“平静”的报告,正是对他们未雨绸缪、彻夜坚守的最好回报。
10月9日早7点15分,早高峰如期而至,雨势未减。指挥中心的警铃第一次响起:怡乐中街与翠屏西路交叉口红绿灯发生故障。9点40分,故城东路与玉带河东街交叉口的信号灯也“告了假”。几乎在同一时间,路面警力已发现情况并率先介入。
交警迅速在路口中央站定,用标准有力的手势,在四面而来的车流中划出秩序,雨水很快打湿了警服。得益于快速高效的处置,两处关键路口的交通均在短时间内恢复常态。
当日16时,秋雨未歇,通州运河小学门口逐渐热闹起来。交警们提前半小时就已到岗,他们穿梭于车流中,时而举手叫停车辆,时而俯身对司机轻声叮嘱,为放学的孩子们开辟出一条安全的“彩虹通道”。
公交增加车次保运营
节后早高峰叠加持续降雨,为昨天的早高峰增添不少压力。北京公交集团客五分公司通过增发短途区间车、缩短发车间隔等措施,避免出现乘客在站台滞留等现象。
其中,927路公交车途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马驹桥镇、于家务回族乡等地,串联北京地铁亦庄线的多个站点,每天早高峰客流很大。
为避免出现乘客滞留站台,多达51个经停站的927路公交车增发了三趟区间公交,这三趟区间公交均是接驳居住人口稠密的社区与地铁站或产业园,通过“短驳快运”的方式及时将乘客运送到目的地。
北京公交集团客五分公司运营管理部副经理刘京隆介绍——
区别于汛期保障行车安全,汛期之后如遇持续性降雨更应确保乘客不在站台滞留。昨天共对9条线路实施区间调度、4条线路采取多站发车等措施,有效分流了高峰客流。
秋雨虽寒人心向暖
持续的强降雨
既是对副中心硬件设施
与应急能力的一次检验
也是对城市治理温度与人文关怀的
一场深度考量
让我们一起感谢
在风雨中依旧坚守的TA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