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越远,越懂得‘中国’二字的分量”
——“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在斐济开展医疗服务见闻
■崔晓洋 焦飞宇
10月6日,在斐济首都苏瓦,“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医生与当地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术。崔晓洋 摄
10月的斐济苏瓦港,碧波荡漾。正在执行“和谐使命-2025”任务的我海军“丝路方舟”号医院船,静泊于海天之间。
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二艘万吨级远洋医院船,“丝路方舟”号9月5日从福建泉州解缆起航,赴南太平洋和拉丁美洲多国进行友好访问并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在到访斐济的一周时间里,“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化身为一座移动的“生命灯塔”,为斐济民众点亮健康的希望,在异国他乡谱写医者仁心的动人篇章。
预检分诊区是这座海上医院高效运转的前沿。测温、问询、分流……一切井然有序。“我们多一分细致,患者就少一分等待,多一分安心。”护士长沈玥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10月5日,接诊超800人次的忙碌,让医务工作者们的嗓音变得沙哑、汗渍浸染衣裳,但是大家都选择坚守岗位。在一间手术室内,气氛有些凝重。无影灯下,外科主任高文超正为一位斐济老人进行一台难度颇高的手术。两小时后,手术成功的消息传来,门外的家属热泪盈眶。这泪水是对生命重获希望的喜悦,也饱含着他们对中国医生最真挚的感激。“现在国内正值国庆中秋假期,对我们而言,献给祖国母亲最好的生日礼物,就是把患者从病痛深渊中拉出来。”高文超道出了所有队员的心声。
儿科诊室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大家的精心布置下,这里成为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让患儿的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缓解。5岁的斐济女孩艾米丽在接受擦伤处理时,疼得直哭,小脸蛋上挂满泪珠。护士王丽娜见此情况,马上掏出一个印着可爱熊猫的钥匙扣,用刚学的斐济语轻声安慰道:“坚强,不怕哦。”听闻此声,女孩的哭声渐渐平息。她好奇地伸手抓住钥匙扣,嘴角慢慢扬起,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一旁的母亲见状,眼中满是感动,反复说:“谢谢,中国!”
“走得越远,越懂得‘中国’二字的分量。”手术组组长蒋鑫说。
海风轻拂,甲板上的五星红旗与白色船身相映生辉。8日,“丝路方舟”号医院船离开斐济前往汤加。在斐济期间,医院船累计诊疗3330人次,实施各类手术426例,开展各类辅助检查、检验2531人次。“丝路方舟”号的航迹仍将延伸,它所承载的那份源自中国的温暖与善意,也将传递到每一位受助者的心中。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5年10月11日第4版)
编辑:王凤祥
主编:毛志文
编审:张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