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朴凡 张静文
10月12日,江苏省工商联发布2025江苏民营企业百强榜单。
摄影:徐培琪
这张年年更新、年年不同的江苏经济“晴雨表”上,“不变”的是江苏制造业的坚实基础,制造业企业占据民企200强129席,充分体现了“江苏制造”的深厚底蕴;“变”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新动能的崛起,互联网企业同程旅行集团用4年时间从126名跃升至第9名,成为“千亿俱乐部”唯一不是制造业的企业。
传统制造业通过智能化改造焕发新生,新兴产业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竞争格局,共同塑造着江苏民营经济更加光明的未来。
苏州霸榜前5名
恒力、盛虹、沙钢连续4年蝉联前3
在入围门槛攀升至79.13亿元的前提下,今年江苏民营企业200强入围企业分布在37个细分行业,其中制造业企业129家,再次体现江苏制造大省的地位。新苏商注意到,“苏州军团”继续高歌猛进——霸榜榜单前5名、前10名中独占7席。整个榜单中,苏州、无锡、常州入围企业数占据前三。其中,苏州53家,无锡32家,常州24家。
来源:摄图网
具体来看,来自苏州的恒力集团、盛虹控股和沙钢集团已经连续4年蝉联百强榜前3,营收分别达到8715.2亿元、5656.2亿元、2706.5亿元。这3家企业也全部入围世界500强。
亨通集团较去年再进一位,首次进入榜单前4名。从苏州吴江的乡镇小厂,到全球光通信行业领先企业,亨通集团以自主创新驱动产业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在智能制造、科研攻关、国际化推进等方面不断突破,2024年营收达1956.2亿元。创始人崔根良表示,未来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际化、全球化战略,全力把亨通集团打造成高科技国际化的世界一流企业。
来源:亨通集团
首次进入榜单前5名的永卓控股,同样从村办轧钢厂脱胎换骨成为“千亿级”综合性企业集团,总部位于苏州张家港市永联村。有着超40年历史的永卓,以钢铁制造、先进材料、贸易物流、现代服务、清洁能源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向着“打造全球一流竞争力企业”的目标不断前进。
除了上述5家企业,协鑫集团、同程旅行集团同样闯入江苏民营企业200强前10名。其中同程旅游集团以1206.8亿元营收,位列榜单第9名,成为“千亿俱乐部”的新面孔,也是“千亿俱乐部”唯一不是制造业的企业。
互联网企业突围
同程跻身前十,运满满成南京“一哥”
在制造业盘踞榜单半边天的格局下,同程旅行集团凭何杀出重围?
回顾近几年百强榜,同程旅行集团的跃升速度令人惊叹:从2022年第126名,到2023年的第38名,再到2024年的第12名,最终在今年成功跻身前10名。今年,同程旅行集团还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列第79名。这也是同程连续第三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也是其首次进入该榜单的前100名。
公开资料显示,站在同程旅行集团背后的是淮安人吴志祥,出生于1976年。2002年,吴志祥离开阿里巴巴,与自己的大学老师、同学,从苏州大学一间仅有9平方米的教工宿舍开启创业征程。背靠腾讯、携程等两大股东,同程逐步发展为一家多元化旅游企业集团,主要包含同程旅行、同程航旅、同程数科和同程控股4大业务板块,2018年11月同程旅行在香港上市。
同程旅行集团苏州“同程中心”总部大厦规划图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同程旅行集团等业内龙头受益匪浅,2024年集团营收突破千亿大关。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同程旅行集团旗下同程旅行年累计服务人次已达到19.9亿,同比增长7.2%;年付费用户再创新高,达到2.52亿;2025年上半年客均收入贡献(ARPU)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3.8%。大众旅行的热潮托起了同程旅行的业绩,今年上半年,同程旅行实现营收90.5亿元,同比增长11.5%;经调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5.2%;经调整净利润15.6亿元。
新苏商注意到,江苏民营企业200强第19名、南京民企“一哥”的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名“运满满”),也是一家互联网企业。
张晖 资料图
运满满创始人张晖来自盐城,与吴志祥一样有着阿里巴巴的工作经历。2013年,张晖在曾经的同僚、滴滴创始人程维启发下,产生了打造“货运版滴滴”的想法,不久后,运满满APP在南京新街口的办公室中诞生。据称,初期为了拓展市场,张晖曾蹲在物流园、服务区的厕所和加油站,拉着人一个个下载App。
如今,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运满满构建了覆盖车货匹配、运力调度、运输管理的全链条智慧物流生态,不仅帮助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还为货车司机提供了更为安全、便捷的找货渠道和降本、增收的重要来源。
跻身“万亿俱乐部”在即
上半年徐州多举措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苏南挑大梁,苏中、苏北奋勇争先……江苏民营企业200强榜单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从入围企业数量来看,苏南共139家,苏中共37家,苏北共24家。
其中,南通千亿级制造企业首次迎来零的突破,本土企业中天科技集团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作为南通本土制造业龙头企业,中天科技从乡镇砖瓦厂起步,1992年转型到光纤通信赛道,2002年迈入智能电网、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1年布局新能源。如今,中天科技已成长为行业翘楚,形成通信、电力、海洋、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专精特新一企一品深耕模式。
恒瑞医药(来源:企业官网)
来自连云港的老牌药企恒瑞医药,入围“2025江苏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家”。据悉,1997年,小作坊模式的连云港制药厂改制,并更名为恒瑞医药。在掌舵人孙飘扬的带领下,恒瑞医药的生产道路逐渐从仿制升级为创新,小药厂焕新跃升为行业大龙头,成为国内医药行业创新转型的代表。今年上半年,恒瑞医药营收、净利分别达157.61亿元、44.50亿元,双双大涨,并达成多项对外授权交易。
此次榜单发布地徐州,共有5家企业入围江苏民营企业200强,包括中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47名)、江苏徐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51名)、淮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91名)、新凤鸣江苏新拓新材料有限公司(第163名)、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第167名)。
来源:徐州发布
作为江苏老工业基地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2024年,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37.12亿元,距离“万亿俱乐部”仅有一步之遥。新苏商了解到,今年徐州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需求,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打出系统化、场景化、品牌化改革“组合拳”,持续为民营经济厚植发展沃土。截至6月底,徐州148.88万户经营主体中,民营经济主体占比达96.6%,创造60%以上GDP与税收,带动80%以上就业,完成80%左右新产品开发,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与活力。
今年上半年,“准万亿之城”徐州跑出全省第2的增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9.3亿元。DeepSeek分析,在产业根基扎实、政策支持明确、增长动能充足的三重保障下,徐州今年突破万亿已无实质障碍,将成为淮海经济区第一座迈过万亿门槛的“头马”城市。
编辑:张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