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沙特国防部的一组照片在国际军事圈炸开了锅。中国海军陆战队官兵全副武装现身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海军基地,这是中沙“蓝剑-2025”联合训练的首次官宣。照片里,我军官兵身着21式星空沙漠迷彩,手持最新式191/192型步枪,配备顶级降噪拾音耳机,这一身行头就足以说明问题。
回想2019年,中沙第一次“蓝剑”联训时,中方还拿着老旧的95式步枪,训练内容也停留在基础特战技能磨合。短短六年,两国的军事合作已从“相亲式”的互相了解,发展到今天能一起进行沙漠突击、两栖登陆的实战化协同训练。这变化之快,着实让外界瞠目。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次联训的时间点。就在上个月,沙特与巴基斯坦刚签了共同防御条约;本月初,沙特空军代表团又访华;现在中沙海军紧接着搞联合训练,这一连串动作密集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沙特这个美国传统盟友,看来是真的要在安全战略上“换车道”了。
沙特为什么会有如此转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在中东的表现在沙特心里打了个大问号。就在不久前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的事件中,沙特部署的“爱国者”防空系统竟然毫无反应,这事搁谁身上不寒心?沙特算是想明白了,不能把所有的安全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
回头细看这次联训的细节,你会发现中方的准备相当充分。191型突击步枪配光学瞄准镜,192型短步枪专为近距离作战设计,再加上特战队员的全包式降噪拾音耳机,这套装备即使放在全球特战部队中也属上乘。与沙特使用的德国G36步枪相比,咱们的装备毫不逊色,这无形中也在向沙特展示中国军工的硬实力。
从训练内容来看,这次联训明显偏向传统安全领域。前两次联训还围着反恐、护航等非传统安全任务打转,这次直接上马沙漠突击、要点夺控、两栖登陆清剿这些硬核科目。这种转变传递出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中沙军事合作正在从“练基础”向“强能力”跃进。
对中国而言,这次联训的意义远不止于加强双边关系。通过这种“由点及面”的策略,中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正从亚丁湾护航的“存在示形”,向着真正的“力量投送”悄然转变。特别是如果未来福建舰等航母平台形成战斗力,中国在中东的军事影响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而对沙特来说,与中国深化军事合作只是其构建多元安全架构的一部分。沙特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与巴基斯坦签防务协议、与中国搞联演、代表团互访等等——都是在为打造“沙—巴—中”三角安全关系铺路。这种“不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的策略,体现了沙特外交政策的务实转向。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中东安全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构。过去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被“美主导+多边补充”的混合模式取代。中国通过“蓝剑”系列联训这类渐进式合作,正在中东积累信任与影响力,为未来参与地区安全治理打下基础。
说起来,中沙军事合作升温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全球力量格局的深刻变化。从单极霸权到多极并存,从中东到南海,各国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重新定义自己的伙伴关系。在这个大变局中,沙特选择与中国走近,既是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认可,也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一种重新考量。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沙军事合作仍处在起步阶段。“蓝剑-2025”主要还是战术层面的合作,离真正的战略协同还有很长距离。沙特奉行的是“多元”安全策略,不会轻易完全倒向任何一方。但无论如何,这次联训已经向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东的安全棋盘正在重新布局,而中国正在成为这个棋盘上越来越重要的玩家。
未来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军事合作能否延伸到装备采购层面。歼-35E战斗机、红旗-9BE防空系统等中国装备是否会进入沙特军营,将成为衡量两国军事关系深度的试金石。
中东这块土地,历来是大国博弈的舞台。如今,随着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地区安全事务,这场博弈正在加入新的玩家、新的规则。中沙“蓝剑-2025”联训,恰如这个变革时代的一个缩影,折射出正在重构中的不仅是中东安全格局,更是整个国际秩序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