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10月16日,莫斯科主动发起的一通越洋电话搅动了俄乌冲突的棋局。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长达2.5小时的对话,这场通话距离两人8月在安克雷奇的会面不过两个月,却传出了截然不同的信号——普京首次明确提出了新的停火条件:基辅必须彻底放弃顿涅茨克,作为交换,俄方愿意割让部分控制的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

一天后的白宫,画风更为微妙。带着“俄罗斯弱点”地图而来的泽连斯基本想敲定“战斧”巡航导弹的援助,结果不仅吃了闭门羹,还得听特朗普呼吁俄乌“就地停火”。这位乌克兰总统或许没料到,自己期待的军援落空,反而要面对美国施压下的妥协困境,美乌之间围绕停火与军援的分歧彻底摆上了台面。

俄罗斯态度变了?普京开出停火条件,泽连斯基会不会答应?白宫传出重要风声,美乌又吵起来了

普京的“二换一”提议乍看是态度松动,实则算得精明。顿巴斯地区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远超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局部区域,完全控制包括卢甘斯克在内的整个顿巴斯,既能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核心目标,也能将数年战事的成果“落袋为安”。就像牌桌上的赢家急于锁定筹码,俄军现在需要的是法理和事实上的控制权,而非持续消耗的战场胶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条件延续了俄方此前的核心诉求,美方高级官员也承认,普京并未放弃那些曾让谈判陷入僵局的立场。

对泽连斯基而言,这样的条件无异于剜肉补疮。乌克兰宪法明确不承认被占领土的合法性,让他放弃顿巴斯几乎等于政治自杀。更现实的是,顿巴斯的丢失意味着五分之一国土的永久割裂,即便能拿回部分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亚速海出海口的归属仍不明确,这对乌克兰的经济命脉是致命打击。泽连斯基在会晤中直言,领土问题是停火的最大困难,这话既是说给特朗普听,也是说给国内支持者听——他根本没有答应的政治资本。

俄罗斯态度变了?普京开出停火条件,泽连斯基会不会答应?白宫传出重要风声,美乌又吵起来了

白宫的态度转变才是这场变局的关键。特朗普先是在通话中承诺向泽连斯基转达俄方对“战斧”导弹的关切,转头就在会晤中降低供武调门,称提供这种射程1500至2400公里的武器会导致局势“升级”。要知道,泽连斯基10月曾两度与特朗普通话求购“战斧”,这种能打击俄罗斯腹地的武器被乌军寄予厚望,如今却成了美国与俄罗斯交易的弃子。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的表态,被问及乌克兰是否需要以领土换和平时,他只含糊回应“谁也不知道”,这种模棱两可本身就是一种明确信号:美国已经不想再为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买单”。华东师范大学万青松的分析点破了本质:供武本就非美国本意,既然普京愿意会谈,“战斧”自然成了可搁置的筹码。

欧美之间的裂痕也随之显现。白宫将俄方提议视为“停火突破”,欧洲却直言这是要乌克兰“把自己的腿卖掉”。这种分歧不难理解,美国想借停火打造“和平政绩”,为冲击诺贝尔和平奖铺路,毕竟加沙停火的余温还在,特朗普急于复制“成功”。欧洲却要直面冲突的地缘后果,乌克兰的领土妥协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动摇整个东欧的安全根基。

俄罗斯态度变了?普京开出停火条件,泽连斯基会不会答应?白宫传出重要风声,美乌又吵起来了

俄乌国内的民意或许为停火提供了潜在土壤。乌克兰支持和谈的比例已从2024年前的38%升至64%,俄罗斯也有62%的人对冲突“感到非常担忧”。但民意归民意,领土问题上的鸿沟仍难逾越。俄罗斯要的是实际控制,乌克兰要的是主权完整,特朗普想让双方“各自宣称胜利”的套路,本质上是让乌克兰接受既成事实。

泽连斯基不是没有退路,只是每条路都布满荆棘。他可以继续强调“守住了国家存在就不算失败”,可以渲染击退基辅攻势的战果,甚至可以标榜“保护了西方文明”来换取欧盟入场券,但这些叙事换不来重建资金,更换不回失去的领土。特朗普已经放出风,两周内可能在布达佩斯与普京会面,这意味着美俄很可能绕开乌克兰敲定框架。

普京的条件不是让步,而是最后通牒;特朗普的呼吁不是调解,而是施压。泽连斯基会不会答应?现在看答案是否定的,但美国的援助水龙头一旦拧紧,他的选择空间只会越来越小。这场棋局的主动权,早已从基辅转移到了华盛顿和莫斯科的谈判桌上,乌克兰能做的,或许只是在被划定的结局里,找一个不那么难看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