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市民拨打奔流新闻“记者帮”热线反映,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路廉政主题公园、生命之源雕塑及寓言故事园附近的围挡施工,现场建起的一道带有开口槽的混凝土建筑被大家猜测为“花槽”或“水槽”,它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是否会影响公园环境?奔流新闻记者进行实地探访并采访相关部门,给大家带来权威答案。
现场探访:
造型新颖的“水泥墙”引猜测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道靠人行道一侧、建在绿化带边的建筑高约1米,顶部预留了长条形的开口槽。部分路段已完工,未完成部分仍在围挡施工中。由于现场未设置明确的工程信息公示牌,过往市民对此感到困惑。
“天天在这儿散步,大家很好奇这到底是在建设什么项目?”市民何先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也有市民担心:“就怕这‘水泥墙’会影响以后逛公园的景色。”
官方回应:
提升防洪标准的“生态防洪墙”
针对市民的疑问,记者联系了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相关负责人给出明确答复:市民所见的并非普通的“水槽”或“花槽”,而是“黄河干流兰州市城区段堤防达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式防浪墙。该工程于今年8月7日全线开工建设,计划10月底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旨在补齐兰州城区防洪短板,覆盖城关、七里河及安宁三大主城区。该工程主要任务是对现有防洪标准不足的河堤段,通过加高防浪设施等方式进行系统性加固和改造。项目创新性地融合了城市美学理念,摒弃了传统防洪设施的呆板形象,特意引入了花池防浪墙、玻璃防浪墙及装配式防浪墙等多种生态与景观友好型设计。这一新型防浪墙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同时,致力于实现与黄河风情线整体景观的有机融合。它们不仅是一道安全屏障,未来也可能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试验段先行:
“边建边优化”听取市民意见
因此,市民所见的安宁区北滨河路生命之源雕塑段沿线的“水泥墙”实为“黄河干流兰州市城区段堤防达标工程”中先行实施的试验段。
据介绍,该段西起省委党校人行天桥,东至实创现代城,治理长度1620米。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坚持“边建设、边优化”的原则,积极听取市民意见,对原设计进行了重要调整:在满足防洪标准的基础上,为兼顾观景体验,将原计划中部分挡水花池防浪墙,优化为通透性更好的玻璃防浪墙。调整后,该段将采用装配式防浪墙与玻璃防浪墙相结合的形式,其中装配式防浪墙795米,玻璃防浪墙825米。工程完工后,此段河岸不仅将有效提升城区防洪能力,更将成为一个集安全保障与景观价值于一体的滨河空间,甚至通过后续的绿化种植等方式,使其融入并美化公园环境。
来源:奔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