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香港站 赵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亚太经济环境展望报告》媒体会在香港金管局举行,议题覆盖亚太主要经济体对关税环境变化的反应以及人工智能等关键议题。IMF在回答新浪财经提问时表示,关税短期影响被“前置效应”掩盖,所以今年上半年亚太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理想,另外 AI 热潮同样受“前置效应”影响,AI投资热可能在资本市场收益率下滑时出现更加剧烈的波动。

  Q:早前,IMF在10月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经济活动和资产价格的影响有限,但我们看到目前短期内确实有负面影响,您能否解释这个观点原因?

  IMF:对整体经济环境来说,到目前为止,关税的影响被掩盖了。目前有几个发展趋势,其一,关税政策呈现 “反复波动” 特征,促使企业采取 “前置行为”。比如加征关税与暂停交替、税率多次调整及实施延迟等情况下,企业通过提前采购、增加库存等方式锁定低关税红利,这一现象在《世界经济展望》与《区域经济展望》中均有记录。其二,关税豁免机制显著降低了实际税率,有效关税率与名义税率的差距持续扩大,使得企业实际承担的成本低于预期。

  尽管短期影响被缓冲,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关税的长期负面影响可能成为亚太地区 2025 年增长放缓的重要诱因之一。据我们最新预测,亚太地区2025 年的年增长率将从 2024 年的 4.6%略微降至 4.5%,预计 2026 年的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放缓至 4.1%。

视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话新浪财经:关税短期影响被“前置效应”掩盖 AI在投资市场收益率或有波折

  Q:全球投资者如何适应这种持续的不确定性?

  IMF:金融市场方面需要一些时间来判断。 就目前而言我们看到的是金融市场相对稳定,但也考虑到可能有很大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商品市场尤其是贵金属的收益率曲线表现持续上扬,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风险担忧情绪。

视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话新浪财经:关税短期影响被“前置效应”掩盖 AI在投资市场收益率或有波折

  Q: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你们曾提到,人工智能行业带来的投资收入增长和生产率,表现可能令人失望,报告还说这可能标志着人工智能投资热潮的结束,不仅金融市场相关,在宏观金融稳定方面更具有潜在的更广泛的影响,然而与此同时,报告还表明人工智能可以带来广泛的经济收益,这看起来有点矛盾,为什么?

  IMF:对于人工智能领域 “短期收益存疑与长期潜力显著” 看似矛盾,我们强调从 “时间视角” 拆解分析。短期来看,金融市场对 AI 概念的追捧同样存在 “预期前置” 问题,相关股票价格走强更多反映市场乐观情绪,若实际收益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估值修正,甚至对宏观金融稳定产生溢出效应。

  但从中期维度,AI 对亚太经济的驱动价值明确。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力量。AI 每年都可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增量,不过在产业发展同时也需警惕 AI 技术应用的监管,以及各经济体之间科技发展差距,可能需要通过政策调节实现均衡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