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外滩年会——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

  10月24日金融一线消息,2025外滩年会于10月23-2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主题为“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刘元春出席并参加外滩圆桌“科创赋能制造强国:从规模到创新”。

  回顾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刘元春指出,从2008年以来,虽然我们经济增长速度从11.4%下降到目前的5.4%,但在这一个增速下降的过程中,我们完成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的过程,而这个高端化、智能化,核心就来源于四链融合,来源于基础研发、产业升级加科创融合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生态。这是我们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新阶段得以成立的核心基础所在。

  “‘十五五’又对如何进一步打造中国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新辉煌提出了新要求。”刘元春进一步阐述道,这个新要求可能需要我们审视,中国在产业链、供应链、技术链、资金链、人才链几链融合过程中,到底哪个方面是短板;在基础研发、产业升级、科创金融这几个环节中,哪一个环节是弱项。

  从具体数据来看,刘元春介绍称,我们只要回顾一下去年研发的数据就大致可以看到,去年我们研发的总量达到了36300多亿元,研发强度达到2.68%,处于OECD平均水平了。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短板,目前我们基础研发的投入占总投入6.91%,而美国这个数据达到了17%。我们在应用研究达到了20%,与美国大致相当。试验发展我们达到了80%,但美国只有60%多。因此,我们的资金链与创新链之间的匹配,不是我们天天呼喊的天使投资、VC/PE发展得不好,相反,是我们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严重不足。

  这个不足来源于什么?他认为,这来源于很重要的一点——企业对基础研发的投入不足。所以这就马上引发了我们对中国大企业在创新链构建上、产业升级构建上与美国之间的比较,这就引申出来我们在“十五五”要聚焦的环节必须要为我们的科创企业向创新链的前端不断进发,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金融环境。这样我们才能使真正的科创生态进一步升级,使我们的科技自立自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