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8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工行)宣布首次设立CFO一职,并由现任副行长姚明德先生兼任。
这条看似寻常的人事变动,标志着工行在完善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工行的人事调整
近期,中国工商银行宣布了人事方面的调整。
首次设立CFO一职,由现任副行长姚明德先生兼任。
这位新任的CFO有着什么国过人的履历呢?
据资料显示,姚明德,1970年12月出生,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正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师。
自1998年加入中国农业银行,历任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三农核算与考评中心副总经理、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农行(莫斯科)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分行行长等职务。
2024年3月起,姚明德担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丰富的工作履历使他具备了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
此次人事调整还涉及其他高管职务变动。
原副行长段红涛因职务变动,辞去其在工行的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及公司秘书职务。
高级业务总监田枫林被聘任兼任工行董事会秘书。
这些人事方面的调整体现了工行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的结构,同时也提升了财务管理的专业性与独立性。

二、为什么设立CFO的岗位?
在中国工商银行首次设立CFO岗位这个举动,许多人可能会感到疑惑:
为什么要在这个关键时刻设立CFO?有什么意义吗?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设立CFO岗位,重要的一点就是标志着工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进一步完善,确保了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2、提升财务透明度与决策效率
CFO的设立有助于提升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为投资者提供更清晰的财务状况,支持高效的战略决策。
3、对行业的示范作用
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之一,工行的这一举措可能对其他金融机构产生示范效应,推动行业治理结构的优化。
通过设立CFO岗位,工行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治理水平,也为整个金融行业树立了标杆。
这一战略举措将为工行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对财务人意味着什么?
对财务人来说,这不仅是工行完善治理的一步,更是CFO的角色定位升级的明确信号。
财务管理不仅仅只是在幕后拨弄算盘,而是助力公司决策落地的执行者。
CFO的设立强化了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立性,让财务人更有理由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建言献策;
另一方面,这是个“示范效应”瞬间——作为绝对金融巨头的工行说“我们需要CFO”,无形中也在鼓舞整个行业的财务人思考:你准备好了吗?你未来想的,不单是月末结账,而是能不能看穿财务数据背后的经营脉络?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提升透明度、捕捉高层战略信息、把握财务管理的“话语权”的机会。
而当业内开始讨论CFO的下一站有没有可能是CEO时,你会发现:
这个岗位带来的不仅是岗位升级,而是职业路径的真正开拓。
总之,工行这步棋,不止是人事调整,更像是对财务行业的一次深情唤醒——财务人,是时候从“幕后”走到“前台”了。
你的声音、你的判断、你的视角,都值得被认真看待与信赖。
这正是我们推出【拟上市财务总监实操研修班】的核心,以财务规范、内控建设、税务筹划、资本运作四大核心模块为基石,通过案例拆解、实操演练,助力财务负责人精准把握IPO全流程关键节点,练就风险预判、跨部门协同、投资者关系管理等硬核技能。
无论您正筹备企业上市冲刺,还是致力于向全能型财务领袖进阶,研修班都将以体系化课程赋能您的职业升级,让您既能筑牢合规底线,又能玩转资本运作,在企业价值创造的道路上精准掌舵、行稳致远。期待与您一同深耕实务、精进成长,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IPO财务」——董秘俱乐部旗下王牌财务研修培养体系,培养兼具财务深度和资本智慧的新一代C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