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现代化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面子”,那么安全可靠的韧性就是城市发展的“里子”。为谋划实施新一轮“强城行动”,本期问计于民活动将目光投向城市治理的“韧性”与“智慧”,诚邀广大市民和专家学者出谋划策。

织密智慧“安全网”,守护城市“生命线”!请您来献计!

“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是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也是统筹城市发展与安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关键路径。韧性城市强调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冲击面前,能够有效承受压力、快速响应并及时恢复核心功能,并通过持续学习与机制优化,不断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智慧城市则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推动城市治理向精细化、高效化转型,提升城市运行与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度。

近年来,温州持续关注城市从“面子”到“里子”的深化,以智慧城市建设赋能城市韧性提升与基层治理创新,加快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基层网格精准响应能力建设,努力形成覆盖全域、一体联动的智能化城市治理新格局。

织密智慧“安全网”,守护城市“生命线”!请您来献计!

温州“互联网+智慧城市”体验馆

城市肌体更健强了——温州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之一,将建筑安全与智能化深度融合,通过推广智能建造机器人、BIM(施工图二三维)技术和“智慧工地”,有力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积极引导城市发展从“向天空蔓延”转为“向品质提升”,不断夯实建筑安全基础。

灾害应急更从容了——面对自然灾害,温州迭代升级智慧应急“一张图”系统,推动灾害风险防治向提前预判、精准智治转变,通过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在应对强降雨时的“呼吸”与“吞吐”能力。2025年,温州共21个项目被评为省级海绵城市重点项目。

多元共治更协同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迭代“141”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发挥“共享社·幸福里”作用,深化“三方协同”机制,既做实新业态群体关心关爱、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又织密矛盾源头化解、平安夜巡防控、县乡村心理服务的网络,为城乡治理筑牢了多元共治的坚实根基。

织密智慧“安全网”,守护城市“生命线”!请您来献计!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

织密智慧“安全网”,守护城市“生命线”!请您来献计!

当城市化进入新阶段,如何让我们的城市进一步“强筋健骨”、增添智慧?在本期问计于民活动中,您可以从多个方面分享见解,比如:

◎应对台风、内涝等自然灾害时,您认为温州在监测预警、应急疏散、抢险救灾等环节,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空间?

◎在供水、供电、通信、交通等“生命线”工程的备份与加固上,应重点做好什么?

◎在基层治理中,如何更好地组织居民、储备物资、开展演练,构建“平时能防范、灾时能自救”的韧性社区?

◎您希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怎样在改善交通拥堵、管理市容环境、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让生活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