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些白领下班后送外卖的视频,感觉蛮有意思的。在杭州,有白领下班送外卖,三周瘦5公斤。一些公职人员下班后有了“第二身份”,从城管执法人员、银行经理到公务员,他们脱下“长衫”,骑上电动车,体验另一种生活。当都市白领们纷纷下班后送起外卖,其意义已远超燃烧卡路里本身。
这新生的副业热背后,是年轻人对生活主动权的重新定义。这一现象,有趣中有点深意,迈开了腿,不仅能减肥,更拒绝了精神内耗,还有利于换位思考,增强社会同理心。
曾经,“送外卖”这一原本被视为临时、边缘的工作形式,正逐渐被Z世代年轻人重新定义,赋予新的社会文化内涵。细细算笔账,送外卖减肥的性价比还挺高的。当健身卡在积灰,送外卖正成为更聪明的塑形方案。骑行送单燃烧卡路里的同时,还能赚回时薪。身体越跑越轻,钱包与心灵却不断丰盈。
送外卖并非仅消耗卡路里,更是一种对焦虑的拆解。这已然成为一部分中国青年应对城市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既不是完全逃离主流职业轨道,也不是主动融入平台劳动力大军,而是争取一点自我调节的空间。
然而,也要看到另一面:当体验型骑手批量涌入,平台算法是否会偏好无须保障的灵活兼职者?从而无形中挤压了那些真正依赖此业为生的职业骑手的生存空间?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我国灵活就业者超2亿,其中外卖骑手约1300万,这庞大群体的权益保障不容忽视。要让这股潮流不沦为新的内卷,平台应建立“兼职池”与“职业池”的区隔,为全职骑手多争取一些权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陈久菊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