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盘中创十年新高,慢牛行情能走多远?

A股的持续上攻,是政策、资金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成果,从基本面和流动性角度来看,A股具备“慢牛”的基础,但要防范向“快牛”演绎的风险

文 |《财经》记者 张欣培 黄慧玲

编辑 | 郭楠 陆玲

A股高涨的热情持续在上演,上证指数盘中创下近十年新高。

8月18日,A股重要指数均在高开之后一路向上。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728.03点,上涨0.85%;深证成指报收11835.57点,上涨1.73%;创业板指上涨2.84%,科创50上涨2.14%。沪深两市累计成交2.76万亿元,成为历史第三高。

业内人士认为,A股指数不断创新高是政策面、资金面、市场情绪、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A股持续上涨之下,A股总市值已达到100.19万亿元。“突破100万亿市值关口,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市场信心的里程碑。未来行情的演绎,将取决于政策效果、资金持续性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表示。

慢牛行情已逐渐成为共识,但市场更期待“健康牛”。 “从基本面和流动性角度来看,A股具备‘慢牛’的基础,但要防范向‘快牛’演绎的风险。快牛一方面急速透支未来收益,另一方面容易引发潜在踩踏风险,这都不利于投资者获取中长期收益。”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表示。

兴业证券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在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叠加关键时刻的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的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之下,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

A股盘中创十年新高,慢牛行情能走多远?

上证指数盘中创十年新高

8月18日,A股重要指数持续上涨。上证指数高开后继续向上,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85%,深证成指上涨1.73%。年初至今,上证指数涨幅达到了11.223%,深证成指涨幅为13.64%。

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涨幅更大。8月18日,创业板指上涨2.84%,科创50上涨2.14%,年初至今,两个指数分别实现了21.69%与13.74%的上涨幅度;北证50的上涨幅度更是达到了6.79%,创历史新高,其年内涨幅已经超过50%。

当日,两市成交额达到了2.76万亿元。其中,上证指数成交1.18万亿元,深证成指成交1.63万亿元。Wind(万得)数据显示,A股已连续四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两融余额持续走高。从8月5日开始,两融余额已连续10个交易日维持在2万亿元之上。这说明杠杆资金正在积极入场。

8月18日, A股上涨个股数量达到了4037只,占比74%。随着近期行情不断走高,截至收盘,A股总市值已达到100.19万亿元。

从行业板块看,31个申万一级行业有29个实现上涨。其中,通信以4.46%的涨幅领涨,综合、计算机的涨幅均超过3%,14个行业板块涨幅超过1%。不过,有两个行业飘绿,分别为房地产下跌0.46%、石油化工下跌0.10%。

中金公司表示,近期A股市场持续上行背后更多反映市场资金面的积极变化,目前A股市场资金筹码结构明显改善,赚钱效应带动增量资金入市,对市场表现形成有力支撑。

而在本轮增量资金中,机构资金成为主力。“机构开户热情增长下,后续权益基金新发有望继续改善。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正反馈有望逐步形成,新一轮‘机构牛’或已在途。”兴业证券表示。

陈兴文表示,A股的持续上攻,是政策、资金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成果。从国内看,政策托底与经济复苏预期形成共振,财政发力与货币宽松相辅相成,为市场筑牢基础;从国际视角分析,美元降息周期开启,全球资金回流新兴市场,北向资金增持趋势明确,内外资共振推升市场热度。

A股盘中创十年新高,慢牛行情能走多远?

这轮慢牛能走多远?

A股慢牛行情已成为共识,但是本轮行情究竟能走多远?

近期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中非银存款大幅多增的现象引发了市场讨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8月13日发布的数据,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00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有市场观点认为,7月非银存款大幅多增,反映出居民存款向金融产品转移的趋势,亦或受近期股市行情影响,资金加速涌入股市。

不过,从券商营业部一线人员的反馈来看,当前散户的入市热情远不及去年“924”行情。“如果之前市场最冷的时候是0度,去年国庆是100度的话,我觉得目前也就40度左右,属于缓慢上涨。一些老客户介绍开户稍微活跃些,但距离散户涌入还差得远。”一位券商营业部经理告诉《财经》。

景顺长城基金分析,7月以来 A 股市场明显走强,背后主要由流动性驱动,增量资金加速流入市场,一方面市场筹码结构改善,赚钱效应开始积累,个人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加,融资余额快速上升并突破 2 万亿元。另一方面,此前机构仓位普遍偏低,近期出现普遍净流入,前期场内存量资金惜售是推动市场上涨的主因。

据了解,机构方面的主要增量资金来自于保险与年金。有机构人士表示,在政策的力推下,保险与年金资金入市空间进一步拓宽,对股票的实际投资比例也在持续提升。

陈显顺接受《财经》采访表示,此轮行情的核心逻辑是政策组合拳(如新“国九条”等)驱动资金流入与企业盈利改善的正向循环,也是系列稳市政策落地见效的有力证明。

陈显顺分析,今年以来决策层高度重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从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到险企股票投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规则完善,诸多政策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市场生态。政策暖意传导至市场,投资者预期逐步改善,两融余额攀升便是市场用资金投票,对政策组合拳的积极回应,意味着政策正有效扭转市场悲观情绪,促使资金由观望转为积极入场。

“目前A股市场基本符合牛市第二阶段,即风险偏好修复推动估值性价比再平衡。”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官陈果认为,在股债性价比修复后,市场需要等待第三阶段的条件具备,即盈利改善。当前,增量资金平缓流入与盈利预期逐步筑底下的震荡慢牛继续,市场若有回调则是布局机会。

景顺长城基金认为,当前市场仍具备较强的动量效应,但连续上涨之后需要关注资金获利了结的波动。中期维度,要重视A 股市场资金面已出现积极变化,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的环境下,对于高回报资产有较强的配置需求。

“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回升,市场有望进入场外资金流入与市场上涨的正向循环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资金面的影响可能阶段性超过基本面。”景顺长城基金分析,“市场较为期待看到基本面明显改善,我们认为基本面改善在未来1个-2个季度有望出现。而且考虑到年初以来科技叙事的积极变化,投资者信心改善,以及市场本身估值相比债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我们对下半年市场维持相对积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