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将进行无人机载货跨境试飞,深港跨境低空经济沙龙在深举办

无人机载货跨境有望今年在深港突破性地进行试飞!这是记者昨天在罗湖举办的“深港跨境低空经济沙龙”上获悉的。

为深化深港跨境协同、破除低空空域物理与规则壁垒,构建高效、安全、创新的低空经济融合生态,由深圳市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罗湖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指挥部指导,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盈芯科技”)与深圳技术大学联合主办,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及香港电讯盈科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空域无界·链通深港——深港跨境低空经济沙龙”昨天在深圳市罗湖区深港融合发展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深港低空跨境新路径物流先行

据悉,2023年,罗湖区提出创建“三力三区”,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即“创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罗湖将大力推动低空经济、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其作为罗湖产业发展的“主攻赛。

此次活动汇聚深港两地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科研院所、技术企业及市场参与主体等核心力量,聚焦深港跨境低空物流场景,就区域协作机制创新、关键技术实现路径及绿色能源应用方案等开展专题研讨,推动形成产业协作共识,助力构建常态化协作机制,尽快实现深港新业态协同发展新路径。

主旨分享环节汇聚多位行业权威专家,从区域协作、关键技术及绿色能源应用方案等多个维度开展深度研讨。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市政协委员方舟博士,以深港协作发展跨境低空物流的战略价值为题做主旨分享,表示香港高度重视低空经济,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低空经济将愈来愈扮演着重要的支撑角色,不仅成立了“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而且于去年10月公布了《施政报告》宣布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4个发展方向,与内地对接即深港合作就是其中之一。

方舟博士表示,深港两地通过“监管沙盒”项目开展跨境低空物流试点,加速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验证。其重大意义在于短期内通过建立标准化运营流程和监管框架,为全国低空经济产业化提供可复制的制度模板,推动新业态从试验阶段迈向实质运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未来将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深港跨境物流协作机制转化为标准化协作制度模板向国际推广”。

圆桌会议环节,嘉宾们围绕深港低空规则衔接、技术标准互认、基础设施共建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发展共识。

本次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深港两地搭建了一个高效、权威的对话平台,更在推动跨境低空空域规则协同、加速创新技术场景落地、构建深港融合生态体系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加密芯片让跨境物流高效安全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香港作为国际创新枢纽,于今年3月20日率先启动低空经济“监管沙盒”,由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亲自推动,旨在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实现低空经济“飞得稳、飞得远”,全面激发智慧城市建设和经济多元发展活力。其中,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联合超高频RFID芯片行业技术龙头企业盈芯科技申报的“基于RFID的港深跨境低空物流项目”,凭借其技术创新性与实践可行性,从72个申报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香港首批“监管沙盒”试点项目。

盈芯科技CEO方向东博士深入解析了加密超高频芯片技术在深港跨境低空物流中的应用价值与实施路径,揭示其如何提升物流效率与安全性。他说,作为香港首批“监管沙盒”试点项目,基于RFID的港深跨境低空物流项目有望突破跨境物流效率瓶颈。通过在货物上张贴或植入低成本的微型加密超高频芯片标签,对基础信息及异常读写状态进行汇总管理,可以实现跨境货物全程无接触溯源,为深港边境区域提供智能化运输解决方案,标志着跨境低空经济正式从概念探索迈向产业化实践阶段。

“无人机多点起降、货物实时监管的难题,用盈芯科技的加密标签可一次性解决。”方向东表示,通过在无人机上安装芯片可实现全程无接触监管,是目前两地海关认可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深港跨境物流这一潜在市场正在打开。公司正参与制定中国超高频RFID芯片相关国家标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标准的参与,盈芯科技正从提供“最优方案”的角色,转变为定义行业“最优解”的领导者,未来盈芯科技基于实时采集的万亿级商品流动数据,训练物流等垂直行业的AI模型,将为大量跨境物流企业数智赋能。

据悉,基于加密超高频RFID芯片的港深跨境低空物流项目,将为跨境低空物流监管与运营提供新的技术支撑路径,推动香港与深圳间跨境低空物流的商业化运营实施。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香港民航处无人机适航认证及加密RFID静态测试,计划于今年10月份开展深港跨境无人机载货试飞测试。测试期间,将安排载货跨境飞行穿越香港与深圳边境区域,并在空载、轻载及满载三种状态下执行跨境航线测试任务。通过将加密超高频RFID标签与设备、无人机及载运物品进行绑定,为两地海关监管提供技术相关保障。

来源:读创财经

审读:吴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