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上合组织峰会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盛会。”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评价称,此次峰会彰显了上合组织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同时为该组织未来十年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第二十五次峰会在天津落下帷幕。这场峰会盛况空前,共有超过20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会议。峰会达成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发表了《天津宣言》,通过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合作计划,涉及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诺罗夫认为,天津峰会将推动上合组织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诺罗夫是乌兹别克斯坦前外交部长,他曾于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两度出任该职务。2019年至2021年,诺罗夫担任上合组织第六任秘书长,是首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秘书长。
天津峰会落幕后,诺罗夫接受了新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此次天津峰会中通过的一系列成果,证明了中国致力于加强上合组织经济基础建设、推动构建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决心。“如今,上合组织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并致力于成为21世纪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之一,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诺罗夫说。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受访者供图
天津峰会推动上合组织迈向新发展阶段
新京报: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这是上合组织峰会时隔7年再次回到中国。你如何评价此次峰会对于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的意义?
诺罗夫: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第二十五次峰会,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盛会。一方面,它彰显了上合组织在走向全球的进程中日益成熟的表现和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此次峰会首次聚集了二十多位国家元首和十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彰显了上合组织的不断增强的权威性和其现实意义。
这次峰会也达成了丰硕的成果,为上合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可以说,这场峰会使上合组织作为多极世界重要支柱之一和欧亚地区建设性议程主导者的地位不断巩固加强,也将推动上合组织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新京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9月1日介绍,此次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取得了八大成果,包括制定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表明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公正立场等。你如何解读此次峰会的成果?
诺罗夫:《天津宣言》和《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的通过,为上合组织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天津宣言》应该成为一份纲领性文件,为未来数年上合组织在各领域的合作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引。
这次峰会体现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上的团结,尤其是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我们知道,这次峰会落地了四个安全中心,包括上合组织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中心、信息安全中心以及禁毒中心,这有利于提升各成员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
此外,这次峰会重点关注扩大数字经济、绿色产业、能源和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这一系列文件的签署有利于巩固该地区繁荣的基础。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峰会提出尽快建成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这个问题实际上早有讨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将为本组织内的项目注入可持续融资,是对现有机制的有益补充。
新京报:除了传统的安全、经贸等领域,此次峰会中有哪些新的内容是你比较期待的?
诺罗夫:我认为一项重要成果是,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交通走廊对接。譬如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这条走廊穿过亚欧大陆中间地带,被称为“中间走廊”)的建设及其与中国铁路的衔接,它有可能改变整个欧亚大陆的物流,为传统的海上运输路线提供替代方案,而这有利于上合组织国家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
此次峰会上中方提出了很多倡议,包括加强经贸、基础设施、能源和科技领域合作,加快推进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建设,并提出向成员国提供20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未来3年对银行联合体成员行新增发放100亿元人民币贷款,未来5年新增10所“鲁班工坊”,增加更多奖学金和培训名额等等。这些举措是实实在在的,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加强上合组织经济基础建设,推动构建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决心。
新京报:乌兹别克斯坦也是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来天津出席了本届上合峰会。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可以有哪些合作?
诺罗夫:在本届峰会上,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总统也提出了许多倡议,譬如提高上合组织机构效率,通过全球南方国家的参与扩大上合组织机构等。气候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米尔济约耶夫总统倡议建立上合组织气候变化区域平台,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预测环境风险。
乌方还提出了构建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的“上合组织统一交通空间”的设想。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峰会决定将在塔什干设立的地区反恐怖机构升级为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综合中心,另外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信息安全中心。
此次天津峰会对于乌兹别克斯坦非常重要,因为乌兹别克斯坦正积极推进“绿色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战略,以及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至30%的计划。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各种新的合作机遇不断涌现,包括绿色产业——太阳能和水电合作项目,数字技术发展等多个层面,这些将为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譬如中吉乌铁路的实施将开辟从中国通往中亚和南亚的最短通道,为地区贸易与投资创造切实条件,既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服务于上合组织。这一项目充分展现了全球倡议与区域潜力对接的实践价值。
上合组织致力于成为21世纪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之一
新京报: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为6个国家,但如今已不断扩员,组成了一个跨越亚欧非的“大家庭”。在今年峰会上,老挝成为新的对话伙伴。你如何评价上合组织扩员带来的影响?
诺罗夫:的确,上合组织的扩员值得关注,尤其是2023年7月伊朗、2024年7月白俄罗斯先后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这是上合组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因为这不仅增加了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数量,也丰富了该组织的资源、地理优势和经验。目前,上合组织大家庭已有27个国家,成为欧亚大陆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覆盖欧亚大陆60%的领土和全世界近一半的人口。
新京报:你曾于2019年至2021年担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你如何评价上合组织过去24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诺罗夫:在担任上合组织秘书长期间,我亲眼见证了这个组织逐步发展为一个多维度、 充满活力的平台。在安全、经贸、人文交流等三大领域,可以看到上合组织的地位正在不断得到加强。
安全领域合作一直是上合组织的重点。除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外,现在上合组织还在携手应对新的安全危机,包括网络犯罪、有组织跨国范围以及高新技术应用风险等。在经贸层面,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联动,推动了一系列交通、能源、数字经济领域项目的建设。在人文交流层面,上合组织不断推动各成员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地区文化纽带,增进民心相通。
如今,上合组织已被各方公认为一个对话、合作和寻求集体解决方案的权威平台。而通过增进对话交流、加强务实合作,各成员国正切实受益。
新京报:天津峰会之后,上合组织将迈入一个新的十年。你对上合组织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期待?其国际影响力是否进一步提升?
诺罗夫:天津峰会是上合组织发展中的关键一步,它再次肯定了上合组织在基于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团结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国家的能力。下一个十年,我相信上合组织会进一步发展为一个更加成熟的务实合作机制,为亚欧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更多益处。
为此,我认为首先需要实现战略统一并加强机制建设,推动“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发展,整合上合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和东盟的潜力,使上合组织在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同时保持自身特色。其次需要深化经济一体化,并推动创新,进行人才投资,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可以看到,上合组织的区域和全球影响力正稳步增长——从最初聚焦单一安全议程的跨国组织,发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方面伙伴关系。如今,上合组织不仅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更是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并致力于成为21世纪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之一,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陈晓舒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