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白求恩医院 同济山西医院妇科刘小春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例外阴癌患者完成“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外阴广泛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好,顺利出院。
患者何阿姨外阴瘙痒不适近20多年,2月前突然出现左侧大阴唇处疼痛不适,伴红肿,因处于隐私部位羞于启齿,何阿姨一直未向儿女们告知病情,后于外阴部位扪及一包快,表面渐出现溃疡、出血,何阿姨一下慌了神,这才在女儿陪同下,慕名来到刘小春主任门诊寻求帮助。在详细问诊和初步检查后,刘小春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初步诊断“外阴癌”,并对肿物进行病理取样,结果确诊“外阴鳞状细胞癌”。随即,何阿姨被收入妇科一病区。
外阴癌是发生于女性外阴部位的恶性肿瘤,占妇科恶性肿瘤的3%~5%,多见于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早期肿瘤以手术为主,局部晚期肿瘤手术结合放疗,晚期、转移肿瘤全身系统治疗和姑息、对症及支持治疗。手术分期包括完整切除外阴原发灶(大体手术切缘距病灶至少1cm),单侧/双侧腹股沟/股淋巴结切除术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以前传统的手术治疗除了广泛外阴病灶切除,还需要在双侧腹股沟区选择约15厘米的大切口用于清扫淋巴结。因创面大、皮瓣血供差,极易发生皮瓣坏死、感染及淋巴漏等并发症,导致患者住院时间长,社会经济负担、医保负担大大增加,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身心康复和生活质量。
鉴于此,在患者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后,同济医院常驻专家、山西白求恩医院妇产科主任韩志强充分评估后,由刘小春主任牵头,联合整形外科李智教授、泌尿外科武进峰教授、妇科乳腺泌尿生殖肿瘤科丁琴教授组成的MDT团队,通过精准会诊制定个性化方案,决定以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替代传统开腹手术,对术中的可能出现的难点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及预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8月27日,在韩志强、刘小春主任医师小组的紧密配合下,成功为患者进行了“外阴广泛切除术+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完整切除了腹股沟的浅深淋巴结,并保留了大隐静脉。下腹壁仅用4个长约5-10mm切口,达到了外阴癌根治术的极致微创。手术用时仅2.5小时,术中几无出血。目前,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伤口一期愈合,生活质量几无影响,已顺利出院。
“改良外阴广泛切除术+腹腔镜下腹股沟/股淋巴结切除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比较,手术效果相当,但术后恢复快,手术部位美观,能有效避免开放手术后常见的腹股沟区皮肤坏死,切口愈合不良等,有效提高伤口I期愈合率,同时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日、实现尽早恢复活动。但腹腔镜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操作空间位于患者皮肤筋膜与肌肉腱鞘之间,对于一般的妇科医生是一块解剖盲区。而在这个空间内进行操作,不仅需要有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巧,还需要对筋膜层次的精确辨识、淋巴结分布范围的充分掌握,才能完成血管的骨骼化解剖。该术式在我院的成功开展,充分展现了山西白求恩医院妇科腔镜微创技术有了新的提升。
山西白求恩医院 同济山西医院妇产科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大背景下,在同济常驻专家韩志强教授的指导下,借助院内MDT标准化流程及多学科协作机制,为复杂肿瘤患者提供规范性、个性化及先进的诊疗手段,让医学不仅治愈疾病,更温暖生命。
韩志强 主任医师
武汉同济医院常驻专家
山西白求恩医院妇产科主任
妇产科学教研室主任
2014年至2016年曾在美国西南医学中心任客座讲师,从事肿瘤转移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及中央高校创新基金一项;参与多项“973”、“863”及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TTT、JHO、Small Methods及Translational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 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擅长: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处理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的妇科肿瘤病例,尤其是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的微创及开腹手术、化疗和靶向治疗。
刘小春 博士 主任医师
山西白求恩医院妇产科主任/教研室主任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人民日报/人民网评选的“人民好医生”
山西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盆底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宫内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宫内疾病专委会委员
ISGE(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中国培训师
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人才团队负责人
主持国自然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擅长:妇科微创手术、宫内疾病诊疗、盆底重建手术、生殖道畸形矫正术。
来源:妇科
编校:胡静
责编:许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