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加强为超强台风,中央气象台9月22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预计“桦加沙”将于9月23日凌晨移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于24日在广东深圳至徐闻一带沿海登陆。
9月22日,多名居住在广东、澳门等地的居民向红星新闻记者讲述了他们抗击“桦加沙”所做的准备,包括储存物资、贴窗户做好防护、找好停车位等。
气象专家提醒,抗击台风在防风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暴雨、防风暴潮。
广东多地宣布“五停”
居民囤物资、贴窗户应对台风
9月22日下午,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抗击18号台风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要全面进入应急状态,及时调整优化防御部署,适时启动“五停”措施,更好引导群众主动防灾避险。广东江门、阳江已经明确将实行停工、停课等“五停”措施,深圳将实行停课措施。
来自深圳的网友momo向红星新闻记者分享了她为这次台风做的准备,包括囤食物和水、加固对外通道、提前给充电宝手机电脑等充满电等。momo表示,这是她当年抗击台风“山竹”的成功经验,这次再拿出来应对“桦加沙”。
▲网友发布的贴窗户图片
还有很多人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贴窗户”的成果,在网友晒出的照片里,一般都是围绕窗户中心用胶带贴一个米字型,有人还会在窗户周围再贴一圈。一位来自澳门的网友展示的贴窗户被很多网友称赞,他还向记者展示了一张自己准备的物资清单,包括手电筒、充电宝、饮用水、急救包、压缩饼干、泡面、现金等。
22日一名正在汕头自驾旅游的游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虽然目前天气还没有任何变化,但他已经给车提前找好了地下停车场,准备躲几天再说。
另外,受台风“桦加沙”影响,深圳和珠海机场相继发布暂停航班运行公告。此外,国航、东航、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也发布了客票特殊处置方案的通知。一位原计划23日从上海飞深圳的网友告诉记者,她已经在22号下午顺利退票。
▲市民在超市内购买物资
深圳发布的抗台风提醒中提到,建议提前储备至少3天的饮用水、食品、药品及应急物资。据南方都市报22日报道,深圳多家商超肉菜被扫空,门店紧急补货。很多网友也在社交平台晒出超市人满为患的照片和几乎清空的货架。
“桦加沙”强度为何如此之高?
专家:海温高、水汽足 秋季易产生超强台风
中国天气网此前发布消息提到,“桦加沙”将以超强台风级进入南海,移速快,强度强,是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最强台风,其巅峰强度将接近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
22日中国气象局举行的台风“桦加沙”媒体通气会上,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海平表示,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预计登陆强度为超强台风级或强台风级,与“山竹”“彩虹”的强度基本相当。
“桦加沙”强度为什么如此之高?王海平解释,首先是进入秋季以后,海洋受到整个夏季的持续加热,海温比较高。另外,风速和风向随高度发生变化的现象较弱,有利于台风的维持和加强。还有来自西南季风和副高南侧气流的水汽大量输送。王海平还提到,秋季台风后期会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加剧暖湿空气的抬升,容易导致极端降水。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9、10月份的秋季出现超强台风的概率很大,除了即将到来的“桦加沙”,去年的“摩羯”、2013年的台风“海燕”,都是秋季超强台风的代表。因为这个时间南部的海温较高、水汽充足,又处在副热带高压的边缘,为产生强台风提供了条件。
如何防范超强台风?
专家提醒:防风之余别忘了预防强降雨和海潮
许小峰提醒,预防台风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防风,普通人除了做好常规的防范措施外,还要注意当地气象台最新播报进行针对性防范。台风虽然影响范围大,但最大风力、风圈变化是比较大的,要注意风圈位置。大家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城市,但农村地区的防范更需要重视,特别是一些抵抗力较弱的房屋,应该加紧增加防护,或者尽快撤离到安全区域。另外,近海船只、海上平台等,也要格外注意。
“台风还会带来另外两个灾害,一个是暴雨以及其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另一个就是风暴潮,淹没近海设施。”许小峰提醒对这些情况要有足够关注。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工冯蕾在9月22日的中国气象局台风“桦加沙”媒体通气会上介绍,在公路交通影响方面,预计23日到26日,广东、香港境内的京港澳、沈海、冀广、大广、二广、汕昆、广昆、长深等高速局部路段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高,需要注意防范道路积水、边坡滑坡、塌方等次生灾害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冯蕾建议公众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出行,需要提前规划路线,避开高风险路段,谨慎驾驶。
海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郝丽清介绍,海南省的主要防范点是北部和西部港口的管理,以及港口的加固,另外琼州海峡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停航。北半部地区陆地特别是海口地区出现道路积水和风险点受淹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要做好城市街道和地下空间的安全排查。
红星新闻记者 刘亚洲 胡伊文
编辑 张波